第34章 安置流民(1 / 2)

白发太后 大林笔记 1126 字 1个月前

骑着高头大马的是流纹阁阁主林远之,驾马车的是他的随从,马车里的正是上邪国当朝太后温揽月。

林远之轻声说:“楼主,前方路上有士兵和流民,要不我们绕道而行。”

温揽月拉开马车的帘子,远远地看见那个人像是德福,温揽月心想:德福在,顾长风肯定也在。于是,她说:“我们过去看看吧。”

到了跟前,温揽月掀开帘子,扫视了一圈,没有见到顾长风,正欲放下帘子。

德福看到温揽月就像看到了救星,走过来,正欲参拜,温揽月摆了摆手,又将食指放在唇边,示意德福不用参拜。

德福见状,说自己有事相商,借一步说话。

温揽月从马车上下来,两人走到距离马车五十米开外处。

德福将刚才的情况说了一次,请示道:“太后娘娘,眼下卑职应该怎么处理?”

温揽月打量了一下德福,问:“你想怎么处理?说来听听。”

德福看了看温揽月,说:“回禀太后娘娘,卑职不知道怎么更好地处理?所以现在僵持住了。”

温揽月发挥了一下自己的第六超感,她见德福气定神闲的样子,就知道他已经有自己的计划了,告诉自己,只是为了更好地做成这件事情。于是,开口说:“把你的计划说来听听,经本后同意的话,有问题本后给你担着。”

德福一听,立马把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温揽月听完后,说:“就按照你的计划去做吧,回宫后本后会和摄政王说,让他派其他的人去押送粮食。另外,本后也会派几名太医过来给他们瞧瞧身体状况。”

德福开心地说:“谢太后娘娘体恤。”

德福对大家说:“刚才这位老人家的提议很不错,除了解决眼下的问题,我们也要为大家计长远。”

德福扫视了一眼流民,问道:“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的话也可以提。”德福顿了一下,见没人提意见。于是说:“大家把粮食交给李副官,站好队,我给大家分组,分好组后再安排活。”

有流民说:“我们凭什么相信你,还先交粮食?”

有流民说:“就是,说不定收了我们的粮食就没下文了呢。”

有流民说:“对,怎么保证你的话?”

……

德福说:“我是将军,将军是不轻易承诺的。这样吧,大家先把粮食交给老婆孩子或是老人,年轻力壮的来排队。”

这一下没人抗议,也没有说话,都纷纷按照德福说的去做了。

统计了一下身强力壮的男性,竟然有二百多人,分成两组,一百六十人负责搭茅草屋,四十人负责挖野菜、做饭,老人妇女中有愿意的也参与做饭帮厨。大家就开始忙活了起来。

安顿完毕之后,德福走到老人旁边,问老汉:“你贵姓?”老汉爽朗地说:“小的姓陈。”

德福说:“陈老伯,如果我等有什么考虑不周的,还麻烦您老人家提提意见,暂时我先把大家安置在这座黑水山,后续再看。”

陈老汉说:“全听将军安排。”

德福把刚才勘查地形的几个人叫过来,了解了一下大概的情况,哪里适合盖房子,哪里适合砍树木,哪里适合割茅草,哪里适合挖野菜?

河里有没有鱼?有鱼就去捉鱼。

地上有没有走兽?有兽就去捕兽。

天上有没有飞鸟?有鸟就去打鸟。

如此工作安排连续三天。慢慢地大家熟悉了,粮食也陆陆续续地交回来了。

顾长风接到德福的消息后,立马决定亲自押粮,如都如此耽搁,那猴年马月能到越地地区。

对于温揽月的说辞,顾长风犹有在耳,“京城地区肯定得设立难民点,现在黑水山成了难民点,那京城的治安和管理都不受影响,这是其一的好处。其二,难民的生存、生活问题也迎刃而解了。其三,还可以帮小皇帝收揽民心。一举三得,德福的做法,有功无过。”

顾长风离京,那德福的对接问题就由温揽月负责。

太医们去诊治也没发现什么疫情类的,交上来也只是说流民们普遍营养不良,经历过“新冠疫情”的温揽月心里的大石也算落了地。

三天之后,黑水山的难民基地就有模有样了。特殊时期特殊处理,黑水山实行“大锅饭制”,大家同工同宿,同劳同吃,同时,这个难民基地,还在不断地接收难民。

顿时,人多粮少,口粮就成了最大的问题。德福着急,温揽月也开始着急了。

时值秋天,应该是万物成熟的时候,黑水山,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应该有大自然的馈赠的,如此坐吃山空也不是个事儿。

思及此,温揽月决定去一趟黑水山。红荷已无大碍,再带上小喜子,桃花四人乔装了一下,一起去了。

看到黑水山后,温揽月还是挺满意的,茅草屋连成了一片,有大通铺的也有小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