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遇流民(1 / 2)

白发太后 大林笔记 1042 字 1个月前

抢来抢去的,车数都是八车,车数相同,但是物资有所不同,就算有所不同,差异化也不会很大,所以忙活来忙活去,两位大人算是白忙活了。

而顾长风呢,他什么都知道,他只是负责岗哨和路段上的事情,并不负责仓库的事情,所以他也就这样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两家人斗着去吧。

只要不累及流民,不伤害他人,相互之间有所竞争,手段有底线,这样子的话多一事真不如少一事呢?

温揽月的探子们也打探到了这些事情,她本来计划捐赠完毕后查一查他们,现在觉得有这个必要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她懂的。

既然目前大家相互制约、平衡,同时后宫既然能影响朝堂,那就来个顺水推舟,静观其变吧。所以她就自己一个人偷偷出宫,忙商业钱庄的准备工作去了。

捐赠这个事情就像一个机器一样,一旦开动起来就得循环下去,比如说现在,前朝后宫都有在捐赠的,也有在运送的。

运送物资的事情是由摄政王顾长风负责的。

第一次是德福负责运送的,在绕道过黑水山的时候,碰到了一窝流民,大家一见有粮食,个个都发疯似地往车上涌,把粮车抢得一干二净。

德福和摄政王顾长风在军队里历练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也上过战场,他知道对于江山社稷来说,老百姓很重要;他也知道对于流民来说,这批粮食很重要;他也理解,有时候因为作战的调整或者是作战问题会导致不能按时吃饭,有时候是几天也吃不好饭,甚至几天吃不上饭。

那种饥饿的感觉,四肢无力,眼冒金星,前胸贴后背,肚子里像火烧火燎的一样……但是作为军人,他必须得按照命令执行,务必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越地地区。

而现在粮食被流民抢劫一空,自己对于命令执行不到位。

黑水山距离京城也比较近,如果无法妥善地安置这些流民,也会给京城的治安和管理带来一定的麻烦,思及此,他给顾长风写了一封信,简单地汇报了这里的情况。

在等回信的这段时间,他和将士们勘查了黑水山的地形,这里土质肥沃,山水充足,便于灌溉,适合开垦播种。

另一边他让将士们把流民围堵在一处,要求他们归还抢夺的粮食,没有灶具,没有生火的地方,他们生米也难以煮成熟饭。

随着围堵的圈子在慢慢地变小,德福将他们聚集起来做了一番讲话,告诉他们说:“我们行军押粮有帐篷,有灶具,有火头兵,能给做饭。只要大家上交粮食,今天就可以给你们施粥,解决眼下的饥饿问题。”

流民们静静地听着,没有人吱声,但他们像一头头野狼一样,目光炯炯,个个抱着粮食不放,摆出冲撞出去的姿态。

德福接着说:“我知道你们都是从越地地区逃难过来的,我也相信你们当中有些人是同个村,甚至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你们可以推举一个代表跟我进行谈判,我们就大家的问题做好协商,并且美满地把它解决掉。”

有流民开始说:“我们凭什么相信你们?”

其余的流民附和说:“就是,我们凭什么相信你们?”

又有流民说:“只要你们不围堵我们,我们自己也能做好饭。”

……

这时流民中的一些孩子开始哭了,有孩子在喊:“妈妈,我饿。”“爷爷,我饿。”“爸爸,我饿,您怀里的能吃吗?”

……

德福接着说:“我知道你们能自己搭灶做饭,但眼下孩子们饿了,你们不能马上解决眼下的问题。”

说完德福对他身边的人说:“李副将,你安排火头军开始搭灶做饭,把我们的口粮做了。”

这时,流民中有个老者上前说:“将军,我可以把粮食交给你们,但你能不能答应我们两个条件?”

德福不假思索地回答:“作为军人,我不能说假话。我现在无法保证能答应你两个条件,我要看你具体提的是两个什么条件,但请相信我,我一定会尽量满足大家。”

老者紧紧地抱着粮食,上前了几步,说道:“你解决了我们今日的吃食问题,明天我们还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所以我请你答应我们:一,尽量解决我们的饮食问题;二,是否能解决大家的住宿问题。吃和住,眼下是我们最关键的问题。”

有流民马上附和说:“提得好。”

有流民说:“我看是我们想多了吧?”

有流民说:“他们能解决这些问题,洪涝灾害就不会有流民了。”

老人身旁的年轻小伙子拉了拉老人的胳膊,说:“爸,天下哪有那样的好事?你又开始痴人说梦了?”

李副将说:“将军,按照他们的要求,我们是送粮又送房了,我们应该严格按照军令执行。”

德福转过身,问:“那李副将,你说说怎么按军令执行?”

李副将说:“交粮者可自行离开,不交粮者就地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