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府衙交接(1 / 2)

潘小安一行,浩浩荡荡启程去县衙。

同知赵前程早已为他备下四人抬绿尼官轿。轿夫全是壮汉,着锦衣。

前面还有华服侍卫,鸣锣开道。又有高大官差打着肃穆,威武旗牌。

潘小安不喜坐轿。他觉得骑着马就很好。

赵同知无奈。只能点头答应。

一行人进了岚山郡。郡上的百姓多了起来。

他们见着这一行人,浩浩荡荡在街面上行走。无不吓得四散而跑。

有那跑不掉的,便跪倒在路边。

潘小安见此情景,便命令侍卫收起锣鼓,旗牌。

他跃下马,牵马走路前行。

赵同知他们见状,心里都在破口大骂。“你这鸟厮,小小年纪,便如此作秀。

你想塑造爱民如子的人设,我等偏不让你如愿。”

他们心里抱怨,但却只能从轿子里走下来。

在大宋,你可以强硬如包大人,但你不可以失了礼数,忘了尊卑。

从进士巷到府前街,足有五里地。

这一段路走下来,把这些养尊处优的大老爷们都累的满头大汗,腰膝酸软。

沿途众人,见此一幕,都当成景观来看。

赵前程他们平日里耀武扬威惯了,这时被人围观,个个气的吹胡子瞪眼睛。

好不容易来到府衙。

这府衙街要比进士巷那里好的多。房屋都高大,青瓦白墙,看起来更为整洁。

但府衙院墙却显得斑驳,墙皮早有脱落。便是那两扇朱红大门也褪了颜色。

“前任知府,真是个勤俭之人!”潘小安在心里感叹。

一个捕快跑进府内。

禀报知府老爷,新任知府大人走来了。

“走来了?”老知府蔡昆嘀咕。

“没有坐轿骑马?”

“没有”捕快回答。

“呵呵,真是会装佯。你去让他进来吧。”

他整理衣衫,高坐在碧海青天匾额之下,并不起身迎接。

捕快迟疑。

“哼”蔡知府冷哼。

“知府大人,这样冷落他,会不会失了礼数?”师爷在旁边建议。

蔡知府呵呵干笑。“就是要给他一点下马威。我叔父早看他不爽利,他这知府做不长。”

蔡知府的叔父便是当朝宰辅蔡京。要不是有这层关系,他怎敢如此嚣张。

那捕快一溜小跑来到府门前。“哪个新任是知府大人,我家老爷在府衙等候。”

这捕快是蔡知府的家仆。他肯定要以老知府的意志行事。

“这又来给我下马威啊!”潘小安看了一眼廖望,廖望会意。

他手持圣旨,先一步走进知府衙门。

“圣旨到。前任知府出来接旨!”

这蔡知府正在得意,没想到潘小安会给他来这一手,用圣旨压他。

蔡知府在嚣张,也不敢对皇帝陛下使威风。

蔡知府便带着师爷小跑出来。他看廖望年轻,又穿着武将服,便不再看他一眼。

大宋文武有别。这些武将还入不得他们文人的眼睛里。

香案是早已备好的。

“臣朝散大夫,东夷府知府蔡昆接旨。”

廖望一直等他磕完头,这才缓慢读起来。

“兹有朝议大夫,白虎游骑将军…”

臣叩谢天恩。

他站起身,看向门外的潘小安。见他如此年轻,不由得心生嫉妒。

蔡昆双手背后,挺挺肚子。迈着四方步走到门口。

“你就是新来的知府?”

潘小安笑眯眯的说,“然也”

“可曾中过进士,得过魁眼?”

“不曾”潘小安很诚实。

“呵呵,原来是野路子上道。”蔡昆轻蔑。

“我没有作弊”潘小安笑嘻嘻的说。

“呀…你…有辱斯文…”蔡昆破口大骂。

他被潘小安揭露了痛楚。当年科举时,他从蔡京那里得了一句:

皆雅言也,孔夫子见两小儿辩日。

他事先有了准备,才排名孙山之前。又靠了叔父的背景,一路提拔,做了这五品知府。

潘小安哈哈大笑,“蔡知府此言差异。我本不是斯文人,何来有辱斯文?

我是靠着给皇帝陛下进献祥瑞,才得了此位。

皇帝陛下信任我,我自然要为他守好这一方土地。

你等在我面前休要提起学问。只要安心做事这一条即可。”

后面的官员,知道这是新任知府训话了。便都躬身弯腰,“受教了”

潘小安转脸看向他们。

“都散了吧,各自回自己衙门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