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祖母的男装日常(1 / 1)

自那场辩论以后,安佑怀和林卿华都出了名,只是林卿华不能再以女装和本名示人,继续用“谢卿”的身份面对往来的学士。

来客栈结交,邀请出游的人络绎不绝,客栈老板看了,都对他们礼遇了许多,时常免费送些点心吃食给他们,这点林卿华倒挺高兴的。

她在家时并不是多在意口腹之欲的人,只是在外出游时,各种吃食都和家中不同,虽不说多精致,但都有别致之处,她前几日丈量腰身,是比以前粗了一些。

于是当即宣布要减掉午间的甜食点心,还要每日多在外边多走一个时辰。

她这两日出去多了,渐渐也熟练了,怕他每回陪着出去会无聊,就和他说自己一个人试试,他不用总是陪着。

“你也不太喜欢这么多人吧?”她早就看出来了。

“没事。”

“我可以的,不想你老是像有保护我的任务一样。”她轻声说道,“我只是这两天还有点好奇,过两天就不出去玩了,要出去也是我们一起去我们都喜欢的地方。”

他是不在意日日陪着出去,不加入她和其他人的对谈,也喜欢看着她。但仔细想来,她现在是男子身份,自己是兄长,若是让人看着她日日还需兄长相陪,未免有人会轻视她,因此他答应了。

有时林卿华自己出去赴会,他便在附近逛逛,两不相扰,也没有约定,但回到客栈的时间总是很默契,林卿华喜爱这种默契,他也是。

几日来和同在此镇的几位学士共谈,的确让林卿华发现了许多和书上不同的观点,她从这些相异甚至相反的想法碰撞中,得出了从来没有想过的角度,也让她的思路越来越开阔了。

“谢卿贤弟,你如此才华何不考取功名,施展抱负?”一位近日聊得不错的钱学士感叹起她的文采。

“钱兄说笑了,我哪有什么抱负,不过闲来多读几本书,解解闷而已,不比你们几位入世游学,见识得多。我就是个没出息的,只想着玩呢!”林卿华虽嘴上这样说了,但心里却想着别的。

她读再多的书,除了抒情解闷,明白事理,果真是再无法有别的用处。她一时羡慕起了林清云,但很快又摇摇头,毫无意义的“假如”,不必想了。

她回客栈时,正听见掌柜拨着算盘一边记账一边咛喃:“这日子过得真快,再过两日,本镇借住的学士差不多都要继续赶路赴京。若不是这里是多地赴京的必经之路,在此时汇聚的学子众多,也不会有论辩这样的大事热闹几日了。很快又要冷清喽!”

一旁的伙计搭话:“只求咱们客栈里能出个高中的人才,也让我们沾沾光,往后可以多揽些客……”

林卿华走到楼梯尽头,进了房间,就再听不清他们的话了。

……

“枫儿,你要记住,天下学士关乎重大,万不可轻慢。广开言论有助于开民智,他们说的话未必中听,但你一定要听。想要知道百姓过得如何,不要听官吏的话,要听百姓的声音,而学士们是百姓中最善于思考、最善于表达的一群人,他们人数众多,观点各异,因此你更能从多方角度去考察事情的全貌……”皇太后想起来就连忙叮嘱他,若是不赶紧教给他,再没有机会了,只怕不够细,不够全。

她抚过孙儿细软的发,不舍的情绪压抑不住地漫上来,他还这样小,以后会做个明君么?会比他父皇做得更好么?

小团子扑闪着眼睛,将皇祖母的教诲都珍重地放在心里。

“孙儿会好好做的!”他皱起小脸非常郑重地向皇祖母承诺着,直到看到皇祖母的笑容。

卿后执政时,民间常有论辩会,常常有学子们公开辩论的话题几日后便会出现在朝堂的政策制定中。这件事太傅没有解答过,但是皇上和他悄悄说过,卿后专门派亲信去那些论辩会上听取意见,他们的观点被记录下来,卿后会仔细翻阅标注,成为新政策的参考。如今民风开放,畅所欲言,有人针砭时弊,有人高谈阔论,卿后在背后推动了许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