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遗物(2 / 3)

长安修罗疑云 陆维叶 2108 字 11个月前

驶到朱雀大道,只见天色昏暗,各坊內陆续亮起灯盏,一片万家灯火的景象。

洛雨问道:“韦伯伯,这个裴少卿是什么人?”

韦霑道:“此人出身河东裴氏,是高门望族子弟。裴家剑法闻名天下,此人更是裴氏一族中的剑术高手,十五岁时,就已成为太宗皇帝的亲卫,被天子称为“十六卫中冠军郎”,曾做过左武卫翊府将军。后来进了大理寺,做到少卿之职,破过不少棘手的案子。”

洛雨听到裴少卿履历如此惊人,不禁咋舌,尤其是“十六卫中冠军郎”的称呼,想见他剑术定然勇冠十六卫。于是试探着问:“他说今天抓捕的刺客,与伯父有关,是真的吗?”韦霑皱眉道:“那是大人的事,小孩子不需关心。”

洛雨嘟嘟嘴,不说话了。

虽然遭遇了一场莫名其妙的刺杀,但是参加内文学馆的考试,还是给洛雨带来了意外的惊喜。那是在等待放榜的日子,韦霑不再逼她读书,还带他去参加了荆王府的家宴。

“王爷家宴,王妃娘娘说多年不见兄长,甚为想念,特别叮嘱,一定要请韦大人赴宴。”荆王府派来了一位礼貌周全的送帖人。

他所说的王妃娘娘韦庭芳是韦霑的族妹,两人少年时也算交好,只是韦庭芳加入荆王府后,来往就少了。如今突然宴请这位兄长,令韦霑颇为惊讶。但当朝三公,天子皇叔的李元景邀请,当然要去。

为了庆贺洛雨完成内文学馆的考试,韦霑也特意带上了她。

“荆王是皇子贵胄,他的家宴一定贵客云集,你久在长安,也可去见识下大唐真正的富贵繁华。”

永徽元年八月十五,洛雨一大早跟着韦霑赶往荆王府。一进崇仁坊,远远就见高大的王府宅院,占去坊内一大片面积。韦霑送上名帖,使者见是王妃的家人来,赶忙迎入。三人穿庭过院,到了一座高大的中堂,两侧回廊相连,众多宾客簇拥着一对衣饰华贵的夫妇。

那女子身穿一件绣有牡丹的高腰襦裙,披帛曳地,笑颜如花,正是多年不见的韦廷芳。男子紫色洒金大袍,腰竖金玉带,头戴金冠,相貌既和善又高贵。洛雨暗道:“他就是荆王吧,原来这么年轻。”

韦霑走上前见礼,李元景一见他,十分高兴,拉住手道:“韦学士,多年不见,你风采不减啊。”又与左右宾朋道:“韦霑学士当年可是学冠长安啊,连太宗皇帝也十分称赞,亲封为弘文馆学士。本王能有这样一位内兄,也颇感荣幸,哈哈。”

这些宾客都是朝廷高级官员,多不认识韦霑这样一个从七品的国子监主簿,但听荆王如此盛赞,都纷纷附和。

韦庭芳也笑道:“有王爷这话,我兄长之才定有舒展之日了。”瞥见一旁站着的洛雨,又问:“这可是九哥的千金,欣妍吗?”

韦霑道:“这是洛雨。”

洛雨欠身一礼道:“小女洛雨,参加王爷和王妃娘娘。”

韦廷芳扶她起来,笑道:“原来是洛雨,几年不见,都长的这般亭亭玉立了,九哥倒是好服气,竟有一双璧人般的女儿,不似我,生了个混世魔王。”

洛雨心想:“她说的混世魔王,定是李卓了,怎么没见他?他不在倒好,若见我来了,说不定还记得当年的仇。”原来洛雨小时候曾在韦曲和李卓打过架,此时深恐他认出。

一番寒暄后,荆王妃与韦霑到一旁叙旧,问道:“九哥近来在国子监可好?”韦霑道:“还好,都是些日常之事,并不费心。”荆王妃眼波流转道:“王爷常与我说,九哥是贞观年间的学士,大唐的栋梁之才,怎能因为当年的冤案,久居司天台小吏,如今可先调任国子监主簿,以后自有机会升迁。”

韦霑闻言一惊,这些天,他一直不明白自己为何突然被升迁,原来是荆王背后出力。荆王妃继续道:“你我是同宗兄妹,十一妹可从没拿九哥当外人。以前有那件案子,大家都不好说话,如今新天子登基,荆王贵为皇叔,深得尊崇,他的内兄若还只是个七八品的小官,岂不惹人笑话……”

韦霑默默听完,并未言语。这时,只听外面有人报:“宁州刺史薛大人到。”荆王妃忙道:“此处客人多,稍后我再找九哥叙话。”便匆匆而去。

韦霑回身带洛雨来到庭內左侧的席位落座。洛雨四处打量,见堂内竖着一丈高的檀木画屏,两侧摆放着巨大的灯台,通体鎏金,案上餐具也多是金银制品,雕工细致,洛雨虽长在世家大族,但韦家崇尚节俭,并不鼓励族人攀比铺张,因此,这样的富贵乡,她也是第一见,连连咋舌。

过了片刻,又听门外报:“高阳公主及驸马都尉房大人到。”

洛雨一听,噗嗤乐了。韦霑道:“为何发笑啊?”

洛雨笑道:“这个公主太有名了,我听说她不喜欢自己的驸马,却喜欢一个和尚,后来那和尚被太宗杀了,高阳公主就喜欢其他和尚道士,就是不爱自己的夫君。”说着,眼巴巴地瞅着外面,想要目睹这位风流艳事满长安的公主的真容。

在两个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