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2 / 3)

对方知难而退,又觉得能够做出这种事也不足为奇。

张延担忧道:“我担心这次会试柳侍郎会故意为难你。”

“他怎么为难我?舞弊吗?”

“也不是不可能。”张延说,“柳公子痴恋公主多年,这么多年未娶妻纳妾,就是为了公主。柳侍郎身为这次春闱主考官,若是想动手脚太容易了。”

杨徹笑着让他放宽心。“若是柳侍郎真的会在我的会试考卷上动手,柳雅元还会在场外对我动手吗?”

“这……”好像也有道理。

“柳侍郎我不清楚,但是他与计昶不和,我对他的为人至少信三分。”

贡院里的考官们正在紧张阅卷。

午后,外收掌所的官员领着一批文吏捧着一束束的朱卷过来。

考官们看到送来的第三场考卷,心中叹气,捏着眉心露出疲惫之色。

看了这么些天考卷,头晕眼花。

虽说会试考官是个荣誉,也是今后荣升的一个阶梯,但着实不好当。

年长些的官员,体力跟不上,看一会儿歇一会儿。

柳澄作为主考官,不比同考官们轻松,甚至更累。

同考官们推荐的试卷,他要与副考官一张张批阅。他的一个决定,很可能就是一个考生一生的命运,比同考官们责任重、压力大,需慎之又慎。

他面露疲倦,声音中气不足。

“各位大人受累了,咱们都是为了朝廷选才,为陛下分忧。”

这么一说,众位大人也不敢喊累。

他又和旁边的内监试官商量着道:“要么咱们先歇一歇,抽签把第三场考卷分配下?”

作为衡文堂里最轻松的官员,内监试官笑呵呵道:“好啊,这都大半日了,是该歇一歇,我瞧何大人都快累趴下了。”

年过半百的何大人摆摆手笑容倦怠,“受陛下信任所托,岂敢言累。”

内监试官与众位大人闲聊两句,便让人取来签桶,然后又吩咐人给诸位大人都准备提神的茶汤。

签抽完,面前又多出一摞考卷,考官们不敢多歇息。这一科考生比往科都多,时间也就宽限了三日,工作量还是很大的。考官们匆匆喝茶醒脑后,又继续投入了面前的考卷中去。

一位文吏将一位同考官推荐的考卷捧到柳澄面前。

柳澄和两位副考官还在评读前面一摞考卷。内监试官伸手拿过最上面一份试卷来看。

他一边看一边点头,最后赞道:“这篇文章写得好。论古有实,论今有据,文辞清矫。”然后交给柳澄。

柳澄接过试卷,从头阅览到尾,第一篇如内监试所言,是篇佳文。其他几篇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满篇圈,几乎连个点都没有。柳澄甚至觉得同考官的批语都太保守了,没有将其真正精髓点评出来。

“这份算是这么些天中,为数不多的高卷。”柳澄又让两位副考官也看一看。

高伦和晏莘都连连称赞。

“前十是能入的。”高伦道。

晏莘却道:“几篇文章的确都是难得佳文,但入前十言之尚早,咱们还有一半的考卷没有批阅完,今科的举子们文章普遍比往科都好,兴许这后面有更加出类拔萃的。”

高伦点了点头,“晏大人说的有理。”

数日后,柳澄拿过一张荐卷看到最后一题愣住。

内监试发现他神情不对,询问:“这文章有何不妥?”

柳澄没有答话,而是将最后一篇文章又看一遍,然后交给两位副考官。

高伦和晏莘看完都面色大惊,立即去翻昨日选出的考卷。

“出了何事?”见到三位主副考官面色惶恐,内监试官狐疑,立即取过那份考卷来看。前面几篇文章普普通通,但是最后一篇文章却是一等一的好文章。

其他的同考官见主副考官神色不对,也都紧张起来。

朝廷抡才大典,若是出了问题,可不是小事。

柳澄从昨日的考卷中翻出一份考卷,然后将两份考卷展平给内监试官看。

“一模一样?”内监试官震惊。

这是开国以来从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柳澄指着前面道:“不仅一模一样,几位大人看,这两份考卷前面几题答得都不出众,唯独这最后一题答得无可挑剔,且是一字不差。”

内监试官将两份考卷看完,又发现一个问题:“最后一题文风与前面完全不同,像是别人代笔。”

“正是。”柳澄道。

“舞弊。”内监试官下了结论。

二字说出口,几人心都跟着提起来。

壬辰年会试舞弊案,从主考官到考生,问斩无数,这件事朝野震动,天下读书人从年头闹到年尾,朝廷人心惶惶。此时想来心有余悸。

高伦身为大理寺寺丞,又年轻些,见到这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