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1 / 3)

使者馆就在皇宫隔壁。一早,妘璃便赶到使者馆,找到西凉使者的殿子,跟别的宫女一同将早膳端入厅中。

久闻中原美女多,这两个使者的眼神一刻也没从进来的宫女身上移开。妘璃倒不紧张,陈景佑的意思就是看这二人认不认得出她。果真,当妘璃走到二人面前放下清汤之时,左边的大胡子使者使劲看着她,面部突然一紧像想起来什么,转而望向另外一人。

那人问妘璃:“昨天负责端汤的宫女呢?怎么换人了!”

妘璃答道:“昨天的宫女因病告假,所以由奴婢接职。”

两人使了个眼色,让其他宫人都出去,并将大门合上。

大胡子质问道:“是南郡王派你来的吧!你就是那天跟南郡王在一起的宫女!”

那天?如果他就是安排刺杀陈景佑的人,应该极力撇清关系才对,怎么好像已经预料到一般。但不管如何,他问出这样试探的话,多半是想杀人灭口。幸好陈景佑跟她事先通气,妘璃从容道:“奴婢是奉命调遣,并不是南郡王所派。”

大胡子还是疑心:“听说南郡王跟一个宫女在宫外遇失踪,那个宫女是不是你?”

妘璃假装惊讶,告诉说:“奴婢的确跟南郡王在宫外遇刺过,可惜我们至今不知来者何人。那些人选在使者觐见时候偷袭郡王,恐怕另有所图,南郡王担心会影响两国友好。”

大胡子反而惊诧道:“南郡王不知道刺杀他的是谁?”话刚出口,他眼神就闪了闪,急忙改口解释,“我是说,南郡王还没有查到?”

妘璃点点头:“是。”

大胡子的神情略有舒缓:“其实南郡王遇刺一事,我们也略有耳闻,正是害怕有人将此诬陷于我们,所以紧张了些。”

另一个人也马上应和:“我们此来,是为和亲。看来此人不想我们跟你们陈国和亲!”

两人相视一眼,唉声叹气,接着便让妘璃走了。

妘璃在使者馆逗留到酉时,换了值夜宫女回到光华殿后院耳房,郡王府的侍仆已等在门外,似是要从妘璃这儿带笔信回去。

妘璃一拍脑袋大喊糟糕,虽然林文玉从小读书,可她却不认得几个字,更别说写了。

左右琢磨了许久,外面的人等不及,这又不能口传,这可怎么办才好。无奈之下,妘璃便便扭扭写了一行字交给侍仆,希望陈景佑能够看懂。

第二天,两个使者并无多少动作,只是向宫女打听了大理寺近期受理的案件。而陈景佑前几日遇刺一事也在其中。但妘璃知晓,大理寺虽接下此案,却并未调查,这大概也是陈景佑安排的假象吧!而两个使者如此关心大理寺受理的案件,这关心程度似乎超乎平常了。

郡王府的侍仆照常等在门外,见到他妘璃首先问:“昨天的信,郡王可看懂?”

侍仆道:“我家郡王何等聪明,怎么会看不懂!”

妘璃心想,问着侍仆做什么,他又不知那信中写的是什么,怎么知道陈景佑究竟看懂了没有。

正想着,侍仆又道:“我虽也不识字,但在郡王府干了好几年,懂得察言观色,最了解郡王了!你那涂涂画画如果郡王看不懂,今日又怎会继续让我来取信呢!”

察言观色……一下便猜出她心中所想,倒是名副其实。

涂涂画画……

妘璃尴尬极了,红着脸快速又“涂涂画画”了几笔,吹干叠入信封,交给侍仆。

陈景佑接到妘璃的第二封信后,便收到圣意到紫宸殿。

皇帝从黒木雕龙桌上拿起一封新书,一旁的公公赶紧接下,走下殿台。

“南郡王,朕收到一封加急密函。”皇帝说,“并且觉得当时你在宫外遇刺,落入的陷阱正正好在一条废弃的地道边,怀疑这是有人故意。你觉得呢?”

陈景佑从公公手中接过密函,看过之后越加肯定自己的想法。

的确,正如皇帝所说。落陷阱,地道井出口,这些不过就是对方设下的一个局。

宫外遇刺之时正要是使者到达都城的日子,又恰巧让随行的妘璃扯落刺客身上的布条,很容易把这次行刺之人指向邻邦使者。原本他并不怀疑那个陷阱,可当他假装失踪后再次出现在紫宸殿,却发现使者两眉舒展。如果他们有意置他于死地,又如何会做出这样的神情。种种矛盾参悟不透,所以他故意让妘璃前往使者馆。而当他们得知他并不知道遇刺一事与谁有关,却面露遗憾之色,从而关心起大理寺的案件。

然而他们此次前来和亲,为何又要大费周章破坏两国关系呢?

这些疑问,在见到密函后迎刃而解。

陈景佑将密函交回:“臣以为,就依密函所说。”

皇帝点点头,等明早一场好戏。

两日期待一到,两个使者再次觐见。

“陈国皇帝,我们已经等了两天了,你要不要嫁公主?”朝堂上,使者竟然如此地出言不逊,在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