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礼(1 / 2)

糜汉 酱油拌历史 1055 字 20天前

最新网址:短短半月之内,汉军几乎是兵不血刃就拿下了豫章郡的大半领土。

豫章九县,除去投降及保持中立的外,最后竟只有三县掌握在了豫章太守全琮手中。

这样的消息,怎么能不让全琮感到惶恐?

看着手中最新送来的军情,全琮的脸上满是震惊之色。

“汉军攻来也就罢了。

那些山越宗帅,为何要归顺汉军!”

震惊之余,无边的怒意出现在全琮的胸中。

全琮愤怒地将手中军情,狠狠掷于地上,口中继续怒骂道:

“背反乡土,奸贼,恶贼!”

全琮口中骂的,正是那些打出口号迎接汉军的山越宗帅。

对于全琮来说,虽说汉军的突然进犯一开始超出了他的意料之外,但后来静下心来,这事亦不是不能接受。

毕竟自孙权称帝那一日起,大汉与东吴之间就是势不两立的关系,而糜旸为了破解荆州的困局,运用奇兵也是常理之事。

可让全琮不能接受的是,在汉军进犯豫章郡的危急关头,数万山越兵竟突然会群起响应。

尽管百年来,江东境内的山越一直与官军不对付。

但再怎么说,山越亦是江东的一份子,他们能怎么帮外敌侵占自己的乡土?

这样的行为,在乡土观念浓厚的当世,是很难被接受的。

另外全琮身为东吴重臣,他可是深知为何多年来哪怕江东名将辈出,却一直无法彻底平定山越之乱。

不是因为山越兵战力有多强悍,亦不是因为那些名将徒有虚名。

真正的原因在于,许多山越宗帅与江东的世家大族,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甚至有一部分山越部众,本就是一些江东大族的子弟在暗中掌控着。

可以说在明面上山越是吴军的最大内患,两者间势同水火。

可在暗地里山越与吴军是有着不少利益牵扯的。

就拿全琮自己的家族来说,他的家族与许多山越宗帅有着良好的生意关系。

那些跟随彭绮起兵的山越宗帅是疯了吗!

感觉到被“自己人”背叛的全琮,如何能不愤怒。

在全琮怒斥彭绮等人的时候,堂内有一位将领,弯腰拾起刚被全琮掷于地上的军情。

这名吴将名朱据,出自吴郡朱氏,乃是朱桓的堂弟。

朱据因家世,年少时就闻名于江东境内。

后来随着东吴初代名将的陆续谢幕,深感人才不济的孙权,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发现了朱据的才能。

为了培养朱据,孙权任命朱据为偏将军,跟在全琮的身边学习军事。

对于数万山越兵响应汉军一事,朱据与全琮一样,都感到十分愤怒。

可朱据能被孙权看重,自有一些过人之处,至少他当下比全琮表现的更冷静一些。

看着脸上愤恨难平的全琮,朱据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全琮在朝野上下以性格恭顺闻名,以往朱据几乎没见过全琮失态骂人的样子。

可今日.

由此可见今日全琮受到的打击有多深。

朱据在整理好思绪后,便开口对全琮言道:

“府君,事已至此,愤懑于国无益。

府君身负守疆之责,应尽快想出退敌之策才是。”

听到朱据的劝解后,全琮脸上的愤懑之色渐渐消失,但随之挂在全琮脸上的却是苦笑。

退敌?

他又何曾不想呢。

原本在从卫温的口中得知数千汉军进犯时,他几乎是立刻就想出了坚壁清野之策。

按照他一开始的设想,只要坚壁清野之策能够实行下去,身为客军的数千汉军,定然无法在豫章郡继续兴风作浪。

而等到建邺派来援军时,他就可以将那数千汉军给击溃。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若豫章郡内只有数千汉军,局面算不上太糟。

但在数万山越兵响应汉军之后,豫章的局面一下子到了最危险的边缘。

旁的不说,当下豫章郡内有五个县已落入汉军手中。

汉军掌控的县城,甚至比他这个豫章太守还多,这样一来汉军还算的上客军吗?

坚壁清野的计策,已被彻彻底底的破解了。

一想到这,全琮只觉得心乱如麻。

全琮下意识地目光看向朱据,对着他问道:

“子范,可有何妙计?”

朱据没想到本来是他问全琮,到了现在全琮却反过来问他。

好在朱据心中,倒的确有着一些看法。

“依据看来,汉军的目的在于柴桑。”

这一点,从汉军的进军路线不难判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