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2 / 3)

领导。那才恶心人。苏浔吃早饭的时候,陈市长电话打过来了。

经过昨天一天的调查,终于有了一些成果了

他们抓到人了。陈市长就立马给苏浔打电话了。让苏浔知道东州上下都在努力解决问题。以免她在等待中失去耐心,跑去找什么朋友抱怨。苏浔问,“是什么人?

“目前只是抓到一些贴小报的人,让他们和嘉年华的负责人见过面,都说不是那两人安排的。不过这些人已经招出了一个主谋,只是不知道对方的姓名。目前这个主谋的情况还在调查。还有嘉年华超市的两位负责人,如今也在接受调查。今天应该能出新的结果。苏浔问,“陈市长,你们调查一天就这些?

陈市长道,“我知道这个效率不高。不过有进展总是好事。而且事情是下午才开始调查,确实很紧急。事情肯定还会继续查下去的,我打这个电话是想告诉苏总,我们东州市是很积极的在解决问题。东州还是一个治安良好的城市。还有关于苏总你的那些流言,我们各单位的同志都在帮忙辟谣。目前成果良好。

苏浔心说,该效率育的地方,倒是育不起来。希望效率低的地方,倒是效率又很育,

她很无语,就决定让陈市长也无语一下,“陈市长,这可不是帮我辟谣,是帮你们辟谣。毕竟在别人眼中,东州领导是为我撑腰的。说实话,我确实也觉得挺冤枉的,你说你们东州市是帮我什么事了?欺负人谈不上,被欺负也不止一次了。陈市长确实也无言片刻。

他也确实觉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因为一系列的事情,让他这位市里大领导在苏浔面前都有种心虚气短的感觉。丢人啊,真丢人。从这件事情上来看,东州市各单位的管理也存在很多问题。上报消息缓慢,对宣传栏的管理也近乎于无。发现问题之后,也没有及时解决。他没有什么好解释的,最后只能叹气。并且再次保证,一定会尽快解决问题

苏浔嗯了一声,也没多说什么。

挂电话之后,她就让周牧将证据整理好,她后面有用。暂时先让某些人存在一点侥幸心理,然后等人家乐呵的时候,再拿出来她就是让这些人自以为天衣无缝的时候,再给他们上一课。

公安局里,霍朝阳和邱若云都在接受问询

两人已经在这里待一晚上了。身心疲惫。但是不管如何疲惫,脑子都很清醒,那就是绝对不承认这件事情不过对于谣言中苏浔威胁两人的事情,倒是意见统一的承认了

霍朝阳道,“我曾经和我爱人上门去拜访,也希望她大人不记小人过。可是她没有接受,反而放适说要让我们在东州待不下去。所以我才决定要赶紧卖掉货物,然后离开东州,去外地发展。隔壁房间里面,邱若云也满脸委屈,"她很有钱,认识的人多。我们肯定斗不过她的。所以就想离开。至于谁知道这些事情......我也不清楚。我们店面的员工都很多,有时候我们抱怨两句,被人听去了也是有可能的。公安自然不会这么容易相信两人的话,继续发问。是不是因为要离开东州了,所以就干脆先损害苏浔的名誉。这边霍朝阳面对公安同志的质疑,很坚定道,“不可能,我不可能干这种事情。也没这个必要。我们之间仇怨没那么大,没必要闹到要死要活的地步。而且她是外商,要在本地投资。我自己都要离开了,何必走之前去做这种事情呢,到时候损害的就是东州的利益了。这点格局我还是有的。我不可能害我家乡的利益。

他自己确实没做过,所以不管怎么问,他回答都滴水不漏

至于邱若云,为了不被问出什么来,直接哭了。拒不配合调查

“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为什么你们就要为难我。难道一定要我承认没做过的事情吗?我们已经要背井离乡了,为什么还要这么针对我们?她哭得声泪俱下。仿佛是受到了巨大的委屈

邱若云虽然容易犯错,但是她生活经验也不少,至少知道,只要自己不承认。公安也没证据,就不能一直关她。以前电视剧可不是白看的。所以不管身心多么疲惫,人多么紧张,反正咬紧牙关就是不承认。

等公安从室内出来,和另外的公安碰面,依然觉得这两人是知情的。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

特别是那位女同志,表现很明显。

常年办案的老公安笑了笑,“这份小报内容,恰恰让这两人的话有了漏洞。上面连他们下乡的时候的事情都写了,如果按照他们说的仅仅是平时抱怨被人听去了,那也绝对是和他们特别亲近的人。特别亲近,又愿意为他们出头。这样的人可不多。

有年轻一点的公安问,“会不会是女方亲朋?”男方是没有亲人的。

老公安摆手,“不可能,哪个男人会把自己过去的事情和女方家里说得那么清楚。女方自己也不会说。毕竟也不是很光彩的事情。范围迅速缩小了。有两个可能,一是这内容是这两人自己写的,然后请了一个中间人帮忙找人去贴。二是确实存在这么一个人为他们出气,主动帮他们干这个事儿。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这个中间人必定是特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