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说服太医们(二)(1 / 2)

白发太后 大林笔记 1033 字 1个月前

温揽月微笑着环视一圈,继续对太医们说道:“在座的诸位皆乃医学界德高望重之人,如果哪位太医对医学或病症、药理等方面有独特的看法或者深入探究,并有意愿将个人所学所得编纂成书籍流传于世,本宫定当全力相助且无条件提供诸位所需一切物资。想必诸位都已知晓,我上邪国所用之印刷机便是由本宫亲自设计研发而成!”言罢,场下响起一片惊叹声。

只见她神情激昂、言辞恳切,在场诸人无不受其感染而心潮澎湃。不少太医眼神中流露出难以抑制的激动神采,似乎已经预见自己呕心沥血撰写的医典一部部问世,又仿佛感觉到将来在漫漫医道征途上所能获得无上荣耀近在咫尺。这份沉甸甸的许诺犹如一剂强心针般注入每个人心头,给予他们莫大鼓舞与鞭策,一时间整个学院气氛热烈异常,人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温揽月顿了一顿,然后继续说道:“不仅如此,这里还能让诸位无条件地借阅各种珍贵书籍;并且会毫无保留地支持大家著书立说、发表观点。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你们有意愿,我们非常鼓励大家走出院门,去到市井之间开展义诊活动。这样既能够切实地帮助那些饱受病痛折磨的老百姓们,又可以为自己积累宝贵的临床经验。通过接触更多不同病症的患者,观察更多形形色色的人群,相信定能成就更多有意义之事!”

不仅如此,本宫计划成立一家专门的意外保险机构。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人遭遇意外状况需要医疗费用,我们将全额报销!同时,本宫也将筹备设立一个专项基金会,旨在解民众之急、排民众之忧。这个基金会将会致力于让每一个老百姓都能够看得起医生、付得起医药费,不再因为经济问题而放弃治疗。

然而,要实现这些美好愿景,单凭本宫一己之力远远不够。届时,还需要仰仗在座诸位的鼎力支持与通力协作。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我们才能共同推动这些善政落地生根,真正造福于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国家必将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太医们面面相觑,脸上露出惊愕之色,他们从未想过如此多的事情,更别提去实践了。太后的这些建议实在是太诱人了,其远见卓识令人钦佩不已。

作为医者,一生都致力于医术研究,本来就是为了悬壶济世、拯救苍生。如今太后这般鼎力相助,自己又怎能袖手旁观呢?

在这一刻,太医们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仿佛看到了医学事业蓬勃发展的美好前景。他们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全力以赴,不辜负太后的期望,为国家和人民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温揽月微微颔首,继续说道:“本宫深知医学界存在诸多隔阂与限制,但正因如此,我们更应努力打破这些壁垒。此次本宫将倾尽全力,不仅邀请全国知名医师前来授课,更欲借此良机促进同仁间的交流与学习。相信此举对提升我国整体医疗水平大有益处。”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王太医突然开口道:“启禀太后,微臣曾闻齐少杰之父乃德高望重之辈,其医道医术皆属上乘。不知太后可否安排我等拜见一番,以求赐教?”言语之中满是崇敬之情。

温揽月嘴角轻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王爱卿所言不假,此人正是即将出任我院院长之人。”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故意卖了个关子。

王太医闻言大惊失色,不禁瞪大了眼睛,满脸难以置信地问道:“太后,此事当真?微臣可是听说他早已归隐山林,不再过问世事了啊!”说完,他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由衷赞叹道:“太后英明神武,竟然能请得动这样的人物出山,实在令人钦佩不已!”

张太医面露喜色地说道:“卑职还听闻太后有建立药材基地的想法,不知此事是否当真啊?”他的语气充满期待和兴奋。

温揽月微微颔首,表示肯定,并接着说道:“没错,本宫确实有此计划。一来,可以确保宫廷所需药材的供应稳定且品质上乘;二来,也能借此机会推动中医学的发展与传承。如此一举两得之事,何乐而不为呢?”她的目光坚定而睿智,似乎早已对此事深思熟虑过。

张太医说:“西太后对药材的种植颇有研究,是个不错的人选。”

温揽月微微颔首,表示赞同道:“张太医所言极是,西太后对这方面定能有所助益。然而,药材基地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考虑如何确保药材的品质和药效。毕竟,药物乃救人之物,容不得半点马虎。”

她稍作停顿,继续说道:“正如古人云:‘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若在采药或制药环节出现些许差错,恐将影响药效,甚至危及患者性命。因此,本宫不仅要聘请专业人士负责管理和治理,还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监管力度,以确保每一味药材都符合药用标准。”

接着,温揽月又提及:“另外,关于不同药材的特性及其适宜生长环境,我们亦须深入研究。如方才所说,桑叶于立冬后采摘方显最佳疗效;而有些珍贵药材,则可能对土壤、气候等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