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旁听朝政(1 / 2)

白发太后 大林笔记 1147 字 1个月前

碧莲接着说起了香嫔,她虽然性子清冷,家境普通,但对香味感知灵敏,小时候跟她的母亲去寺庙求神拜佛,被一位常年客居寺庙的香客发现了她的天赋,收了关门弟子。

如此机缘巧合,造就了她调香、制香的本领,她现在也想制作香水、香包,拿出去售卖。

宋婕妤的父亲之所以犯包庇罪,是因为他包庇了宋婕妤的师父,宋婕妤从小爱美,她的师父是一位燕北族人,燕族人常用燕之花制作胭脂。

听说没人知道她师傅的真名,只知道她师傅绰号就叫燕之花,可见她制作胭脂的技术是相当地高超。

有人说宋婕妤在京城的那位远亲能弄到燕之花,所以宋婕妤想制作胭脂去售卖。

……

温揽月听了,觉得自己平时小看她们了,原来这些妃嫔们都不简单,人人都有傍身的个人技艺,只是眼下没有销售的门路,她得想办法帮她们促成这件事情。

只是自己还在禁足期,而且这事儿也急不来,得慢慢来,看机缘。对了,眼下最重要的是怎么帮她们度过眼前的难关,尽可能地帮助她们恢复自由身。

温揽月问:“那你说她们知道张太贵妃递奏折的事情吗?”

碧莲说:“应该有所耳闻吧,要不然按照她们平时的性子,好吃、好喝、好玩惯了,是不太可能积极主动地去做这些改变的。”

温揽月问:“你是说她们怕被殉葬,所以得发挥自己的特长自救,让支持这个提议的人想办法保住她们的生命?”

碧莲说:“极有可能,毕竟现在她们是和张太贵妃、张丞相统一战线的,有他们俩做后盾,是冲破牢笼的最好时机。”

温揽月说:“也有点道理。不过,也许是张太贵妃的美好蓝图激励了她们,点醒了她们。”

碧莲说:“也许两者都有吧。”

当晚,温揽月写了一本折子,大概有两层意思。一是如果这些妃嫔们要出宫,要恢复自由身,婚嫁自由的话,给她们办理一个新的身份,从此改头换面,这样就保全了皇家的体面。

二是如果还愿意在后宫生活的话,温揽月建议小皇帝在京城东市的东面建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的商场,给每人分一个特色店,让她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学会自食其力,并尽可能创收。

当晚,温揽月就让红荷将折子送到了小皇帝的御书房。

第二天,温揽月又去朝堂侧帘旁听政事。

又说起了张太贵妃的奏折,还没等大臣们开始议论,小皇帝就以自己的名义把温揽月的建议说了一下,给妃嫔们换了身份,那么就不存在损害皇家颜面的问题。

对于愿意留下来的妃嫔们,小皇帝鼓励她们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将东市的一块空地开发出来,建一个综合性的商场。

顾长风和张丞相都表示此法可行,其他的大臣也都面面相觑,不再多言了。

当即,中书省就拟定了圣旨,只等温揽月盖玉玺了。

小皇帝接着问。:“关于挂钟图纸的事情,爱卿们可有决断了?”

工部尚书李强还是坚持自己的主意,说:“这毕竟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希望对方理解,但可以将银两增加到5000两。”

顾长风还是给予了反对,并且说:“如果你们工部有实力,可以在挂钟的基础上做一些改进,那样直接将商业钱庄的挂钟取代掉。”

帘子后面的温揽月一听,顿时心里一惊,目前,在这个国家还没有专利之说,对方去仿造也不会受到法律制裁的。

这样子想来,温揽月觉得适当的时候,还得更改并完善一下上邪国的法律、法规。

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件事情都是任重而道远。

工部尚书李强听了摄政王的意见,马上说:“此非君子所为。”

接着他躬身对皇上说:“另外微臣的这个提议,并没有个人利益,为的是国家利益,还请摄政王慎言,请皇上三思。”

小皇帝说:“朕明白爱卿的意思。那请问各位爱卿,你们可有何高见?”

张丞相说:“微臣觉得挂钟的设计图纸是否交给工部,都无伤大雅。但是我们一定要控制挂钟在市场中流通的价格,保护好百姓的利益,绝对不能让挂钟成为商家的一个敛财工具。”

“张丞相所言甚是,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小皇帝见顾长风没有发言,问道:“王叔可还有异议?”

顾长风说:“物以稀为贵,定价只要不高得离谱,都是合理的。”

庞尚书说:“微臣觉得王爷所言在理,买卖本就你情我愿,一个愿买一个愿卖就行了,又有其他人的什么事情呢。”

小皇帝点了点头,说:“那李爱卿和张爱卿可还有异议?”

工部李尚书和张丞相两人异口同声地说“微臣没有异议。”

小皇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