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游方道士的预言(1 / 2)

白发太后 大林笔记 1050 字 1个月前

小皇帝见端上来的土豆菜品,想起红荷刚刚的言辞凿凿,马上拿起筷子,品尝了起来。

小皇帝各吃了一口,忍不住赞叹道:“真的很好吃。它没有山珍海味的油腻,也不似萝卜青菜的寡淡。”

小皇帝放下筷子,让益农也尝尝。

益农将土豆放到嘴里,然后慢慢地咀嚼,眼睛里的光是越来越亮了。

对待美食,不管是哪朝哪代,不管是高官还是平民,都难掩自己的喜爱之情。

品尝完土豆,大家一合计,小皇帝负责朝堂安排,益农负责民间搜寻。

由此看来,这次的洪涝灾害,已不在话下。用永安宫的捐赠和朝堂的捐赠情况来看,张家派和庞家派,是半斤八两,不分上下。

越地地区风很大,雨很急,地上的积水淹过了胸膛。人们的财产损失了不少,好在没有出现人命问题。

洪水退后,一片狼藉。树木横七竖八,垃圾也遍地都是,有些茅草屋都已经塌方了,好在越地地方长官田方舟知府处事果断,见雨势凶猛,立马带大家去了高处,使百姓的生命安全都得到了保障。

古代交通不便,车马慢,等顾长风把粮食送到越地地区的时候,洪水已经退去,满地狼藉,他就留在越地,住进了府衙,参与灾后重建相关事宜。

田知府有个独女名唤田秀儿,年方十五,人如其名,她长相清秀,此外,还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精。

可谓要才有才,要貌有貌,慕名前来的人很多,但她都没有看对眼的。

究其原因,在田秀儿出生一个月左右,有一个游方的道士来到她们家化缘,那时候的田方舟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县。

游方道士和田方舟知县告辞的时候,说了三句话,预言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游方道士预言说田方舟知县五年后将升为知州。

在田方舟做知县的三年里发生了一次蝗灾,那一年,周边的县里收成都不好,有的地方甚至是颗粒无收,田方舟 因为灭蝗有功,在那一年竟然创收了。

当地的知府有意提拔田方舟知县升任知州,并且公文都已拟好要上报,但因为在送公文上报的途中,驿站发生了火灾,所有的文书付之一炬。

京城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收到官员调任升迁的举荐文书,所以从京城贬了一名大臣来担任知州。

又过了两年,田方舟才升任知州。每每想起此事,他觉得冥冥中自有天意,对游方道士的信任就多了一分。

第二件事情:游方道士曾预言说田方舟子嗣单薄,一生只有一女,如若好好教育,定会成为人中之凤。

当时田方舟和他的夫人结婚才两年,就得一闺女,所以他觉得只要夫妻俩愿意的话,子嗣应该绵绵。

可不知怎的,他的夫人一直都没再怀上孩子,求医问药,民间偏方等等都尝试了不少,就是没再怀上。

田家三代单传,怎能到他这里就没有儿子了呢?无后为大,所以他的母亲和他的夫人一起做主给他相看了几家姑娘,娶了两房妾室。

一年过去,两位妾室的肚子还是无动于衷。

这时,大家都以为问题应该在田方舟的身上,劝他去看医生,迫于母亲的压力,他看了不少的医生,也喝了不少的药,又一年过去,还是无动于衷。

每每思及此事,他对游方道士的信任又增加了一分。现在都过去了十多年,他还是只有一个独女。

游方道士预言的三件事,两件已经都正确了。

第三件事就是游方道士预言说他女儿田秀儿会是人中之凤。既是人中之凤,那应该是贵为皇后,如若不是,至少也应该嫁的是皇亲国戚吧。

上邪国皇家的男丁只有小皇帝和摄政王了,嫁给小皇帝是妥妥的凤命,嫁给摄政王不是凤命却似凤命。

所以自从顾长风住进府衙,一家人对他照顾有加。

顾长风只是单纯地以为这是他们对摄政王的照顾。

随着时间的推移,顾长风觉得他们眼睛里有殷殷的期盼,所以让手下去打听了一下,但田知府不主动提,自己也不便多说。

过了月余,灾后重建工作完成得差不多,顾长风找田方舟知府辞别。

田知府吞吞吐吐地问:“这段时间王爷可在府里住得习惯?”

顾长风朗朗地说:“多谢田知府款待,本王住得极好。”

田知府想了想,委婉地问:“王爷,此次一别,卑职不知何时能再见王爷?”

顾长风笑着拍了拍田知府的肩膀,说:“等你回京述职的时候,可来王府中找本王。”

田知府欲言又止地问:“敢问王爷婚否?”

顾长风爽朗地笑笑,说:“难不成田知府要给本王指婚?”

田知府马上跪下,躬身说:“卑职不敢,卑职只是出于对王爷的关心。”

顾长风说:“田知府,别拘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