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了解后宫(1 / 2)

白发太后 大林笔记 1083 字 1个月前

“纳侧妃?”温揽月一个头两个大,什么情况啊?你只要敢三妻四妾,那我们就干干脆脆say goodbye。

自己能接受童言无忌的说法,但不能接受因为童言无忌造成的后果,必须要让他们接受惩罚或是管教。

自己能接受晚婚晚育或是孤家寡人,但绝不能接受与人共侍一夫的事情。

于是悠悠地开口说:“既然不能一生一世一双人,那最好互不耽搁,王爷若有需要,本宫还可为你主持选妃大典。”

自从赐婚圣旨变成封后圣旨后,一提到温揽月,提到婚事,顾长风就容易烦躁,口无遮拦,于是解释说:“本王不是这个意思,本王也没有旁的心思。哎!本王都说了什么呢?”

温揽月佯装头疼,说:“本宫前几天受伤,现在头疾又犯了……”

顾长风着急地说:“本王给你的回魂丹有起死回生、洗筋伐髓的功效。按理说,你的头疾应该无碍才是,召太医来看看吧。”

温揽月忙说:“可能是刚恢复,身体比较虚弱,休息一下就无碍了。”

顾长风觉得有理,说:“那本王就不打扰了,先行告退,我们的事情以后再议。”

温揽月扶了扶额头,说:“好,以后再议。”

顾长风退出的时候,温揽月就召见了红荷,了解了一下事情的经过。

由于温景国的皇帝和上邪国的皇帝是结义兄弟,经常聚在一起,所以两结义兄弟为了亲上加亲,将温揽月和顾长风定了娃娃亲。

温景国皇帝自焚后,上邪国皇帝安排顾长风照顾温揽月母女,所以两人小时候见过面。

不能说是青梅竹马长大,但也彼此心照不宣,算是相互认定的人吧。

上邪国皇帝同意温揽月做女官,一是为了国家社稷,二是为了她俩更好地了解彼此,培养增进感情。只有这样,自己才对得起自己的结义兄弟——温景国皇帝,也算帮他保住了江山。

在皇位上,上邪国的皇帝本想让顾长风继承帝位,可朝堂众人要求小太子继位,所以就成了现在的局面。

国家政权虽平稳过渡,但上邪国仍是内忧外患,农耕社会发展缓慢,各地又摩擦不断,小皇帝接的也是个烫手山芋。

闻此,温揽月心想:若是以现代化先进的工业文明去对抗农耕社会,这种降维打击,定能一切手到擒来。思想虽有一定的高度,可行动上绝对是个矮子。

看来以后要埋头做事,努力发展经济,以便早日脱离苦海才是。

如果什么事情都自己亲力亲为,不培养接班人,那么像诸葛亮那么能干的人也扶不起阿斗啊!

思及此,温揽月让红荷和碧莲给自己介绍一下后宫的情况,既然想做甩手掌柜,就从治理后宫开始。

红荷的小嘴又开始叭叭地说了:“后宫有两位太后,一位是东太后您,一位是老皇帝的发妻西太后,她是小皇帝的生母,此人农户出身,善良淳朴,心思简单,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居住在安泰宫。平时,就在自己宫里赏赏花、种种菜,还养了一些鸡鸭,最奉行太后您的节俭制度了。”

“除了两位太后,宫里还有四位正一品的太妃,张太贵妃,庞太淑妃,王太贤妃,李太德妃。除了这四位太妃之外,还有三十二个其她妃嫔。加上两位太后,后宫主子们一共三十八人。”

温揽月心想,先帝竟然娶了三十八个老婆,不过,相比书上写的“后宫佳丽三千”,已是少数了。

有钱、有权人家三妻四妾,那老百姓打光棍的岂不是很多?看来以后有机会也要实行“一夫一妻制”。

温揽月问:“那后宫宫女、太监多少人?”

红荷说:“这个奴婢就不清楚了,具体要问管事的太监和嬷嬷了。”

碧莲补充说:“这是个动态的情况,太监、宫女身份低微,说发卖就发卖了,说没了就没了,有时候各宫主子们娘家也会送几个丫鬟进来,估计有两百多人。”

温揽月点了点头,心想:三个女人一台戏。西太后不管事儿,自己被要求来主事的,此外的36个女人再加200多个太监、宫女,可以组成很多戏班子,唱无数台戏了,难怪宫斗剧层出不穷啊。

红荷接着说道:“其中张太贵妃比较跋扈,她是丞相张瑾霖的妹妹,因从小家世好,又有丞相哥哥撑腰,所以吃穿用度是极尽奢华地,为人也刁蛮、任性,以前犯了错,有先帝宠着,也有她的丞相哥哥护着,一个人享受着众人的偏爱,但客观地说,她是最有能力,也最有实力统领后宫的。”

“先帝在时,她也管理过一段时间的后宫,与她无关的事情是处理得井井有条,但和她自己有关的事情,就凭喜恶或是利益关系处理,如果不是她的掌事嬷嬷出事,她还统领后宫的。”

温揽月皱了皱眉,问:“那她的掌事嬷嬷出了什么事?”

红荷看了看温揽月,心想:看来太后是真的忘了,说:“这事,还是您当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