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请太上皇替天下百姓做主!(2 / 2)

在高墙上,看着下面密密麻麻的人头……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冤!”

“我们要活着!”

“公理何在?”

无数的人,举着各式各样的横幅……

朝堂衮衮诸公哪见过这种场面,一眼望下去,只觉得头晕目眩!

如何处理?

没人敢当这个主心骨……众人宛若热锅上的蚂蚁,只觉得焦头烂额!

就在气氛如此凝重的时候,太子出现——

一身衮冕。

唯有重大庆典活动时穿戴用的正式服装,表情威严,在六率的护佑下,慢慢的穿过人群,走到已经在宫门前堵成人墙的禁军前,止步。

站在人流的最前沿。

李承乾不急不缓,一开口,便是口齿清楚的诵念着《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这一刻,沉默的众人好似被打了一针强心剂。

无数的声音加入其中。

大声的朗诵——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这首诗放在这里可以说是妙到家了——

就算是删掉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之类有点超前的句子,可一点都不影响整首诗传达的那种力量。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最后一声,齐声怒喝。

儒生们脸色涨红,脖子上青筋暴起!

哪怕现在有人呐喊着冲击皇宫,他们也敢挽着袖子冲!

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求官,求财?

不是!

是武装大脑,强大自己,是去理解人生的含义,不再浑浑噩噩的活着,是为有资格去做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

可若读书读到黑白不分!

读到瞻前顾后!

读到忘了正义、忘了公道,那读书……没有任何意义!

甚至于,知识越多,越反动!

无数年后,无数人兜兜转转,捡到此时此刻的心境,回想起那已经被官场磨灭的‘浩然正气’,不知道又会作何感想……

一首《正气歌》之后,李承乾躬身,朗声道——

“陛下曾借先贤为榜样,有言……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太上皇也曾手不释卷,赞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眼下,民心汹涌,陛下远去封禅,本宫循礼法,不敢丝毫僭越,还望太上皇怜惜万民,替天下百姓做主,为百姓发声,使恶人受惩,让好人昭雪!”

“请太上皇替天下百姓做主!”六率齐喝。

“请太上皇替天下百姓做主!”儒生齐喝。

“请太上皇替天下百姓做主!”万民齐喝,长安震动。

无数人脸色大变……

原来是这个打算……

禁军将领当然也想到了这一层,脸色变的铁青,站在城墙上,大喝一声:“上皇有疾,不允,不见……上皇言,长安县衙、刑部、大理寺自有公断!百姓归家,若裹挟作乱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