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2 / 3)

碎玉琼花 启夫微安 1956 字 1个月前

先生请坐,绿芜看茶。”

作为北地第一巨贾,喻家的产业遍布北地。从皮毛生意、马场、商队到衣食住行,没有哪一行没喻家的买卖。不过喻家本身是做商队起家,商队和马场才是主要的收入来源。

喻玉儿快速翻看放到自己面前的账本,裴显也将喻家产业的大致情况做了简述。

除了已经分给她的嫁妆,喻家本家这边大约还有两个牧场,一个规模较大的马场。三十六家铺子,两栋别庄,三只商队,千亩良田并上万只牛羊和一支武力不错的镖队。老太太十分公正,不曾因为喻玉儿是姑娘便给的少。本家稍稍留的多些,是她还在。

将来她若是没了,也是要将手里压箱底的东西分一半给喻玉儿的。

喻玉儿仔细给铺子做了分类,也是米粮铺子多。有十家。七家酒铺子,一家酒楼。其余的,便是些珠宝、胭脂、丝绸等衣食住行要用的。商铺大多数在北地,只一小部分分布在大楚一些繁华的郡县。

总体来说,喻家做的都是正经生意,没有那等来钱快的灰色收入。似赌坊,妓馆之类的产业,喻家是半点没沾过手的。

裴显说完,喻玉儿的心里差不多都有数了。

“大姑娘想知道什么尽管问,奴知无不言。”裴显淡声道。

喻玉儿略一思索便问了:“裴先生可知如何设立银庄?”

大楚是有银票的,由官衙发行,统称为银交子。且早在前朝就已经开始发行,如今银票在市面上早已得到了广泛认可。大楚在这方面较为宽松,允许商户私下发行私抄。被称之为商户银票,认可度要比官府的银交子低些。只不过能发行银票的商户不多,必定是在当地拥有不可撼动的名望的巨贾。

“大姑娘问这些可是有什么打算?”

“若是以喻家名义设立银庄,在北地或者别处发行喻氏的银票,不知是否可行?”

裴显没问喻玉儿为何突然冒出这个念头,喻玉儿从小便异于常人。提出来,必定是心中早有打算。他略一思忖,也给了肯定的回答:“喻家在北地名望足够,设立银庄,发行银票都不是难事。但若想去别处推行,怕是要费些功夫与当地官衙打交道。”

“这不难。”有御郡王的声望在,便是离了北地,喻氏银票去了别处也是能够使得的。

喻玉儿得到了答复点点头,满意了。

没办法,为了生存,只能玩点脏的了……

--

燕京的消息递来北地北大营时,御郡王刚从议事堂出来。

此时已过午时,早过了午膳时辰。

远处巡逻的将士正整齐划一地穿过营帐,篝火被风吹得摇晃。远远就见一报信亲兵捧着一叠东西快速地跑近。御郡王正要去用些吃食,那亲兵生怕误事,忙冲上来单膝跪下。

“郡王,燕京来策书了。”

亲兵语气急切,急的满头大汗:“陛下几次宣王爷进京宫宴无果,万分震怒。如今已命参知政事伍佑祁为钦差,亲自来北地请郡王与世子入京。如今人已经在郡王府中。”

“策书递了三道,诏令一次比一次急。赵先生急得不行,命小人在此等候。请郡王得了消息立即回府。”

亲兵将策书递至御郡王手中,“王妃娘娘十分惶恐,府上都在等。”

御郡王一目十行地看完策书,脸色不好看,“人已经在郡王府了?”

“巳时一刻到的,已经等候多时。郡王,可要去北大营告知世子爷。”亲兵抹了一把汗,“小人得了消息便一直在此处候着,还未来得及去北大营通报。”

“不必。”御郡王抬手打断亲兵。

自打康德帝登位,朝廷便忌讳镇北军久矣。

康德帝虽与御郡王一母同胞,但相差年岁太大,关系并不亲近。因御郡王乃是先帝亲自教养,而康德帝长于朝晖皇后之手。因资质平庸,不如幼弟得宠。康德帝对自己这位才能出众的幼弟记恨久矣,且当初若非太师太傅二人通力相保,怕是储位早已易主。

此事成了康德帝心中过不去的坎。以至于先帝驾崩,康德帝登基多年,心中一直对这位出众的幼弟耿耿于怀。

二十年前,御郡王有心避让,带着家眷远赴北地。这般叫康德帝稍稍放松了嫉恨。可自从年前镇北军索要军备粮草一事,闹得朝廷颜面尽失。康德帝与御郡王府隔阂渐深。

他本就性情多疑,兼之此次隔阂。以及多年来御郡王镇守北地威望深重,百姓爱戴,朝廷的忌讳已经从隐晦走向了明示。

从年初起,康德帝便几次三番的要求御郡王携家眷入京述职,并提议让他将家眷尽数留在京中给朝廷照料。不过这都被御郡王一一拒了。

“此事不必知会世子,你且传信回去,我稍后便回。()”

御郡王来不及用午膳,一批快马赶回白帝城。

与此同时,在白帝城百里之外的刘家村。刚斩杀袭击村子的马匪一百四四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