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这可是一个巨坑啊(2 / 2)

至尊九皇子 王左中右 1457 字 1个月前

的头颅回来!”

“好!朕就等你凯旋归来,亲自为你接风洗尘!”

大军即将开拔,一股离愁别绪漫上心头,建德帝双目泛红。

李昊拿着尚方宝剑走下銮驾,一翻身骑上汗血宝马,宝剑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看起来相当的威武不凡。

这时,李晟忽然上前一步,对着建德帝说道:“父皇昨日下旨,让儿臣拿一个救济灾民、镇压山贼和流寇的方案出来,儿臣忽然想到一个对策,不知当讲不当讲?”

“老二,你现在是太子,对于治国理政献言献策是你的本分,有什么话只管说就是了,说错了朕也赦你无罪。”

“儿臣多谢父皇!”

李晟弯腰致谢,然后说道,“儿臣研究了一下灾民分布之地,最严重的当属荆楚道十五个州郡,以及山西道十二个州郡,

儿臣早年在荆楚任过职,对于当地比较了解,儿臣请命负责荆楚等地的赈灾事宜,并且建议九弟在前往雁门的路上,负责山西道的剿匪和赈灾。”

听到李晟的话,李昊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妙。

他没想到,李晟这家伙的报复,竟然来得如此之快。

如今,大虞国库空虚,户部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粮赈灾,这绝对属于烫手的山芋。

“父皇,儿臣愚笨,从未有治国理政的经验,难以胜任如此重要的事,恐怕会辜负父皇和太子殿下的信任。”

李昊断然拒绝了。

“九弟,你实在是太谦虚了。”

李晟反驳了一句,又对着建德帝说道,“父皇,这三个月来,九弟的能力那是有目共睹,尤其是在赚钱这一块更是无人能及。”

“现在,大虞国库空虚,户部也调拨不出多余的钱粮赈灾,正是发挥九弟才能,为国分忧的时候,还请父皇恩准。”

昨晚,徐正阳和李晟已经商议好了,把北方灾民和盗匪最多的山西道,全部扔给李昊去处理。

至于荆楚等地的灾民,两人则准备把罚没和查封的李景的家产,购买粮食和棉被、棉衣等物资进行救助。

如果,李昊无法完成山西道的赈灾和剿匪任务,致使灾民死亡过多,甚至激起民变的话,就直接治他的罪,罢免了他的五珠亲王。

而且,这样还能拖延李昊一行人赶赴雁门的时间,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布局、拉拢孟世宸。

“嗯,太子的建议不错,朕恩准了。”

还不等李昊说话,建德帝点了点头,直接下旨让李昊在抵达雁门之前,负责安置好山西道的灾民,平定山贼和流寇。

李昊无奈,只好苦哈哈地下马接旨,心里把李昊的祖宗八代骂了个遍。

顾念柳眉紧蹙,很是为李昊感到担心。

山西道的灾民多达二三十万,要想在短时间内,让他们安然度过寒冬,简直难如登天啊!

“九弟,户部可没有多余的银子拨给咱们,所以咱们还得各自想办法筹措银两,为父皇分忧啊。”

李晟一脸玩味地看着李昊,直接把他伸手给户部要钱的路堵死了。

这个狗东西!

看到老子棺材里的金银珠宝,肯定是眼红了!

想要让老子倾家荡产,把自己的家财用于赈灾是吧?

你踏马的想多了吧?

老子想搞银子方法多得是!

李昊心里暗骂不止。

“父皇,儿臣可以不给户部要一分银子,但父皇也得答应儿臣一个要求才行。”

李昊眼珠子一转,忽然计上心来。

“说吧,你有何要求?”

建德帝问道。

“父皇,儿臣要求山西道的巡抚、知府和县令等官员,必须全力配合儿臣赈灾和剿匪,给予儿臣便宜行事的权力。”

李昊弯腰抱拳道,“不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儿臣就算再会赚钱,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救助那些灾民。”

“好,你的这个要求朕答应了,会立刻向山西道传达圣旨,你就放心吧。”

建德帝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现在,他最头疼的,就是国库无法下拨银子给地方赈灾。

既然,李昊不给朝廷要一分银子,就有办法救济灾民,那就给予他一定的权力好了。

听到建德帝答应了,李昊心里大喜。

这就相当于,自己临时担任了山西道的钦差大臣,权势无双。

大权在握,那老子可就不客气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