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章、唯利是图道之本,利欲熏心道之末(2 / 2)

中国人只有治危之心,却无治危之手段,往往以“清静无为”、“祸者福所倚,福者祸所伏”来搪塞敷衍了事,并且用“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来打压制不同意见者,压迫弱势群体,而不是在公开场合,公开辩论,以达成共同认识,来化解矛盾,解决危难,往往是以“和光同尘”玉石俱焚的手段发动压迫战争并一同埋葬。

其实什么是道?道无非是阴阳之间阴诱阳动,阳动阴承的原始动力的五行循环,这里是私欲之源,是一切生产力、创造力的永动循环之源。说白了就是动、争、乱、法、静五种人类社会的动态循环,往复就是动欲、斗争、混乱、治理、静息的一再循环。

而这一切斗争和治理都来源于阴诱阳动,阳动阴承的原始动力。因为阴是利之本,财之源,权之母,而阳是欲之本,福之源,祸之根。有阴就有利,有利就有财,有财就有权,而有阳就有欲,有欲就有福、有福就有祸。

世界之本是阴阳,这是“二”的世界,但是阴阳互动就会产生万物,就是二生“三”,而二的互动的动力就是“欲”,来自阴诱阳动,阳动阴承的原始创造力和生产力,如果说无阴无阳无欲,又何来“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呢?,一切皆无又何来福祸?何来社会、何来国家呢?

因此上说,世界因“二”的“阴诱阳动,阳动阴承”而起,得“三”是继之者是善,而成之者是性,善者万因皆起于阴,成者万物皆起于欲,盛者万状皆起于利,德者万法皆起于权;善、成、盛、德,阴、欲、利、权,又皆起源于女人,这便是道学唯女人事天下的根源。

因此上说,道学转来转去,忽悠来忽悠去,始终都在“谷神不死,是为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之中徘徊,无法摆脱唯女人事天下,无法摆脱唯牝门事乾坤的自然法则的魔咒。

道本无过,但你探索、研究、实践、捋顺之后,仍无法找到正确的方向,并引导众生向正确的方向走就是过。

汉朝张角研究一本《太平经》得“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之术,谋求“危国之君,忠臣接之,不则亡”的人人皆可争天下的歪门邪道,最终以“病人医至救之”为幌子,谋划“危国臣接”之实,发动黄巾军叛乱,引发天下争战,引动动欲、斗争、混乱、治理、静息的五行恶性循环,于是家国涂炭,人民招泱。

道本无过,但你研究之后,并不往正确的方向引导就是过!所以你还反驳什么?还为道学维护什么?你反驳祸害小姑娘是正确的?你维护“危国臣接”发动叛乱是正义的?

道学本来产生于“三”的基数,但是道学始终也没有站三的基点,始终在阴阳之二的基数中徘徊,在“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的牝门前徘徊,而对“三生万物”却一点也没有进行文化推进。

反观哲学文化,哲学的基数也“三”,但是哲学不但将政治文化推进到三权分治的政治动态,又把人文思想也推进到客观逻辑思维之上,并影响宗教站上三位一体的核心教义之上,将人类文明引向民主、自由、平等的客观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之上。

正是:

道本无过源有过,私欲之门在道学。

唯利是图道之本,利欲熏心道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