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八章、契约法律责中取,仁义道德在母心(1 / 3)

这日无话,张小姐仍然很是悲痛,无心留恋,执意要归家,众人知趣,未至更鼓便各自起身打道回府了。

第二天谈判的话题是“债务重整”,其实企业重组的流程无非是:清产核算、账务清理、重整制度、完善制度、债务重整、价值重估、损溢认定、中介审计、资金核实、移交财产、配置股份、注入资金、启动产生。

简约流程重点就是清产核算、债务重整、配置股份三大侧重点,今天重点讨论的就是“债务重整”。

债务重整是企业发生财务和业务困难,已经濒临倒闭、解散和清算的阶段,以暂停业务或停止业务的方式,重整业务和重整财务。

这其中包括大幅度调整管理人员、裁减企业员工,或重整制度,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流程、债务重整,寻找合适的机构或个人,合资重整,或整体出售。

其中重点是量化业务和债务数字,重估企业资产。

如果以合资重整的形式债务重整,那就是增减股份,或降低股票面值、或精减债务负担等等手段,避免发生破产重组、进入清产核算的局面,以避开走法律程序,而达到企业重生之目的。

如果是整体出售,那就简单了,直接核算家底打包出售就完了,不过像机造厂这样体量的企业打包出售往往找不到买主,因为有市无价,没人敢担你这风险,所以往往都是走合资重整的路子。

不过这是企业正常的债务重整,还有不正常的债务重整就不按照流程走了,直接就来个闷死去逑,让企业没气得了,也不讲什么债务重整不债务重整,反正先将企业冬眠雪藏了再说,天朝绝大多数户部管理企业都是如此操作的,也算是天朝特色的企业重生手段吧。

今天入座谈判席,大家也是席地跽坐,双膝弯曲接地,臀部贴脚跟坐下,腰挺得笔直,很像日本武士。

仍然是熊仁杰读文件,就听他念道:“企业债务重整包括以下几个重点:一、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无力据约偿还债务,经过债权债务双方协商,债权人同意给予债务人时间让步,或以债转股的让步。这条主要指银行债务。

二、如果债务人无力据约偿还债务,经过当事双方协商,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将债务转为股份,核入企业资本金之中,完成无需法院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这条主要指企业外欠债务,或个人债务。

三、在债务重整中,企业以现金清偿债务,企业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计入损益,而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的债务,企业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损益。

四、经过当事双方协商,债权人同意将企业债务转为资本的,债务人应当将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股份的面值总额确认为股本,计入资本金,重组债务的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企业损益。

五、企业债务重组采用以现金清偿债务、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协商性其他偿债条件等方式的组合进行,企业计算损益总额后方可进行债务重整。

六、企业确认的债务重组损失总额,确认的债务重组利得总额,将债务转为资本所导致的资本金的增加额,计入企业固定资本。

七、债务重整应该本着事实求是、信息公开的方式进行,双方应本着平等互利、互谅互让的原则协商进行债务重整。”

熊仁杰读完文件,大家开始讨论。

今天是武善仁执笔,作笔录。

包全新首先发言,就听他说道:“在谈债务重整之前,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当朝一旦出现债务违约,就会出现据约无力偿还债务和大面信用塌方式的举债不还现象呢?是众人缺失信用意识和契约精神吗?

不是,通过现实观察和我在学校学到的经济知识,分析这些问题,得出一个结论,其实这一切都与文化有关,与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我们是母权文化的根因有关。

大家不要以为世界上四大古文明,消亡了三种文明(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消亡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三种文明),唯独古中国华夏文明贯通千古,不消亡就是好事,其实这正是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根因。

汉文化凡事讲含糊、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讲和谐、讲中庸,事前没有原则,不讲规矩,事后推卸责任、不讲信用,论堆、耍无赖,都与五千年不灭的文化根因有关。

当然朝廷出台一些经济政策也有欠严肃,欠妥当之处,在没有非常严格的、非常高明的处罚制约制度先行出台的情况下,抱着‘试错’心态,就出台了小额信用贷款和民间信用借贷业务政策。

在没有建立起严厉的信用违约处罚制度和契约违约监管制度的情况下,超前推出小额信用贷款和民间信用借贷业务,准许个人、企业吸收资金。

以至于很多个人或企业吸入大量资金后,并没有用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