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章、财富反哺是必然,资本集约是关键(2 / 2)

包家大院前人流传动,人声鼎沸起来,好不热闹呀。

一个多时辰的烟花燃放,随后便是接社火,一直热闹到凌晨,钱县丞才领着众人散去。

要说自古以来当官的为啥都爱交富贾,道理很简单,官是财生的缘故。

为啥官是财生的,命理学解答了这个问题。

命理学上说但凡是官,无财莫做官,给你个县官,不让你管财政,你狗屁不是,没钱你做谁的官,你不给手下人发工资,谁听你的?所以无钱莫做官。

做官难,难做官,难在有官无钱是虚职,古往今来,千古不变的衡律。

所以凡是官员,特别是地方官员,为官一任,你手下没有几个富商大贾给你撑住钱篓子,你这官也别干了,让你干也干不好。

特别是古代,古代中国在官商政务上,一直是延用秦统一六国后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即郡县制,到忽必烈建立元朝推行行省制度,也就是省县制。

郡县制和省县制的特点就是行政财务单轨制,什么是行政财务单轨制,说白了就是官府收税,收老百姓的钱,只进不出,只用于上交朝廷和自用开支。

在古代中国,官府没有反哺民生之说,简单说官府收老百姓的钱,只用于皇家与官府的行政、军事、宗教开支,最大头是皇帝在政权维护上的开支,主要是军事开支。

至于官府的行政开支,当然由官府自己解决。

以清朝的县衙为例,清朝的县财政是包干制,类似于今天我们了解的财务大包干,简单说清朝的一个县的县官就是个包工头,上级定额他交多少数额的税金是固定的,你只要如数上交即可,至于你收多少百姓的税款上面不管,而你收来的税款也只有两个用途,一个是上交朝廷,一个是自用发工资。

上交朝廷是定额上交省级的税金,发工资就是他手下官府中,下级官员和仆人的工资所需,剩余的税金全是县官自己的了,县官可以自由支配剩余的税金了。

所以古代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之说。

由此可见,今天的中国人要比古代中国人幸福多了,现在国家财政把大部分财政收入反哺给民生,而这一作法还得感谢西方政治文明东渐的结果。

在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历时了三千年,而反哺民生这一政治思想和政治律制从来没有过,任何朝代都没有过,人民只有交税的责任,没有享受国家财政反哺民生的权利。

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始终走在封建二元制社会之上,始终也没有步入资本主义资本集约时代,没有资本集约制度就不可能产生财政反哺民生的三元政治主张。

正是:

财富反哺是必然,资本集约是关键。

三元制度惠民生,感谢西风向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