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第53章 棋子(2 / 3)

秦唐之好 晏央 2183 字 1个月前

身边的心腹,也不知究竟是何处出了纰漏。

蔡泽见黄歇久久没有动静,忍不住催促道:“父子之间,临终之前交代的,必是十分要紧的话。若果真有这样一封书信,还请春申君尽快交给昌平君啊。”

黄歇有心想否认此事,然而秦国使臣既已知道那封书信的存在,他若是特意否认,旁人反而会怀疑他心中有鬼。他只得当着蔡泽与芈启的面,将那份本该见不得光的书信从袖中掏出……

很快,楚王完十分看重从秦归来的公子启,不仅特意命身边第一得意人春申君去迎接公子启,还留了一封遗书给公子启一事,全寿春城的人都知道了。

就在众人纷纷猜测已故的楚王完是否给芈启留下了什么重要的职务,芈启在参加完此次葬礼之后是否会留在楚国任职时,楚王悍将桌案上摆放的物件儿狠狠扫到了地上。

“芈启……黄歇!”

……

芈启心中藏着许多的疑惑。

当着黄歇的面,芈启不好问,直到回到他们所住的驿馆,他才将目光投向了蔡泽。

“纲成君是如何知道楚王给我留了一封书信的?”

“此次我们入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蔡泽道:“昌平君且先坐下,听我慢慢与你道来。”

“你也知道,我在六国之地奔波这么多年,身边有一批极擅长打探消息的能人。楚王完与春申君自以为他们的密谋神不知鬼不觉,他们却不知,他们的一番举动早已落入了有心人的眼中。”

“在我们抵达寿春之前,我便派身边的人收买了春申君身边的仆从。那仆从虽不识字,不知楚王完留下的书信中具体有什么内容,但春申君入宫一趟,袖中便藏了一封密信一事,他还是知道的。”

“至于我们此番入楚的目的——且先等看完楚王留给昌平君的信再说吧。”

芈启听得一切尽在蔡泽的掌控之中,与蔡泽同行的自己却一无所知,不免有些齿冷。

就连拆开书信的手,都开始打起了哆嗦。

当着蔡泽的面,芈启仔仔细细地看完了他名义上的生父留给他的第一封也是最后一封书信。

书信的第一部分,楚王完以骄傲的口吻提起了芈启这些年来大大小小的功绩,说芈启不愧是他的儿子。可惜,他没能亲自参与芈启的成长,这件事,也成为了他毕生的遗憾……

在看这一段内容时,芈启几乎要被那书信上的文字灼伤,他很快就跳到了第二段。

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历数楚国过去的辉煌,并畅想了一下,若是芈启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成为楚国的继承人,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第三段,重头戏来了。

楚王完用沉痛的语气告诉芈启,他膝下诸子才干皆不如芈启,却不得不弃了芈启,立那些平庸的儿子为继承人。

因为他年轻时的一念之差,导致芈启如今身份尴尬,为此他感到很是后悔。

然而,大错已经铸成,即使是他,也不能随意更改这个结果。但在他心中,只有芈启才配做他的继承人,只有芈启才有可能挽救风雨飘摇中的楚国。

为此,楚王完想到了一个补救的法子,便是让芈启在立下大功后回国继位。

只要芈启能够效仿当初入齐为间的苏秦,为楚国解除来自秦国的威胁,待芈启归楚之后,便再也没人有理由拦着他继承王位了。

看到此处,蔡泽不由冷笑连连:“昌平君可知,这苏秦入齐为间一事,前因后果如何?”

芈完神色复杂地点了点头:“知道,苏秦师从鬼谷子,曾在学成之后周游列国谋求官职,却没有哪个国君肯重用他。后来,他花光了身上的盘缠回家,妻子不以他为夫,父母不以他为子,他深以为耻,遂头悬梁锥刺股,日以继夜地苦读。待学成之后,苏秦又去周游列国,当此之时,恰逢燕昭王设黄金台,招纳贤士,苏秦受到了燕昭王赏识……”

彼时,燕国与齐国有深仇大恨。

燕昭王之父燕王哙昏了头,听信燕相子之的鬼话,认为行禅让制是古之圣贤的做法。于是,一心想做圣贤的燕王哙欲将王位禅让给子之。

当时的燕昭王在别国为质,燕国太子是燕昭王的长兄太子平。燕太子平见到手的王位就要飞走了,自然不肯答应,于是,他与燕相子之斗了起来。

齐宣王见燕国内乱,岂有不趁火打劫的道理?他当即便派大军兵临燕都蓟城之下,几乎要将燕国覆灭。若不是有其他国家的干预,指不定齐宣王就当真成功了。

虽然齐国没成功将燕国覆灭,燕国却因此而伤筋动骨,民生凋敝。

燕昭王便是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之下回国继位的,在见过燕国的惨状之后,燕昭王的心中充满了对齐国的憎恨。

苏秦与燕昭王经过一番畅谈,已成为了燕昭王的“千里马”,自然要为燕昭王分忧。

于是,苏秦在与燕昭王商议了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