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 29 章 回礼(2 / 3)

秦唐之好 晏央 1659 字 2个月前

封“告白书”的时候,他的反应已经轻了许多。

明明两封信件中的肉麻话语都不少,嬴政刚看完第一封书信的时候,浑身僵硬,连后背上的毛都要炸起来了。

恰逢李斯求见,嬴政不知废了多少工夫,才终于在李斯面前做出了若无其事的样子。

也幸亏李斯对嬴政并不了解,否则,他定能从嬴政的微表情中看出嬴政的不自在。

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

当李令月的第二封情书被送到嬴政手中之时,嬴政虽仍有些不适应大唐人热情的调调,但他还是将那封书信给看完了。

这一回,嬴政淡定了许多,甚至有心思去为李令月挑错别字了。

李令月收到那封为她圈出错别字的书信会是何反应,嬴政其实还是有点好奇的。

总不能只许李令月让他失态,不许他让李令月失态吧?

秦王从不肯轻易吃亏,无论哪方面都是如此。

嬴政垂眸看着这第三封书信,心中暗道,也不知这第三封书信中,写的是什么内容。

不过,李令月应当是个有分寸的人,且她本人手里头也有一大堆的差事,她应该不至于利用嬴政给她的特殊渠道,日日给嬴政送情书。

这般想着,嬴政打开了那封书信,开始细看其中的内容。

今日的内容相当正常,李令月在信中将她对水利工程的一些认知写了下来。

她虽然只懂个皮毛,因身边没有专业人士,她即使集齐身边对水利知识略懂皮毛之人,也只能为秦国提供一些粗略的信息和思路。

但嬴政并不在意,有思路总比没思路好。过会儿,他便将这封书信交予郑国等人研究。

嬴政本以为,这就是这封书信的全部内容了。

然而,当他将郑国等人召来的时候,却发现这封书信的背面竟还有一句话。

“等等!”

随着秦王的这道声音,郑国伸出的手一僵。

秦王明明已经将手中的书信递了过去,此时,他又面无表情地将这封书信收了回来,翻到背面,看了看李令月那一行娟秀的小字。

——今日我给陛下送的礼,陛下可还满意吗?若是满意,陛下是否该礼尚往来?

嬴政心道,李令月给他带来了如此实用的东西,他的确应该给李令月一些回礼。

只是,李令月身份不俗,寻常宝物只怕入不得她之眼。

郑国看着微微有些走神的秦王,一时不知是否该找秦王拿那封书信。

他轻咳了一声:“王上,这信件……”

嬴政不动声色地将那封信件压在了大案上:“寡人方才想起,这信件,寡人还有用处。你便在此抄录一份,带回去吧。”

憨实如郑国,也察觉到秦王似乎有些不对劲。

也不知,秦王究竟为何会突然这么看重这封信件。

……

郑国离开后,嬴政想了想,对身旁之人道:“来人,去一趟楚国,告诉那楚王,寡人想鉴赏一下楚国至宝随侯珠。”

至于鉴赏之后,是否会归还……那自然不需多说。如此宝物,只鉴赏几日怎么够呢?当然是要放在秦国,长期供秦王鉴赏才行。

嬴政虽暂时不准备攻打楚国,但楚王若是不识相,他也自有法子让那楚王乖乖将随侯珠奉上。

待随侯珠要来之后,将其作为赠予李令月的礼物,倒也算是没有辱没李令月的身份。

如果楚王完知道此事,定会在心中叫苦不迭。

明明是秦王想要赠送礼物给别人,为何遭殃的却是他?他这简直就是无妄之灾啊!

出使楚国这事儿,自然少不得要交给秦国的外交能臣。

此次奉命前往楚国的,便是姚贾。

只是,对于秦王此番举措的意图,姚贾颇有些不解,他特意来秦王处探了探口风。

“王上此举意欲何为?莫非是……打算对楚国动手?”

他劝道:“王上正任用李斯主持变法一事,变法之事,需有个稳定的大环境。”

若要打楚国,就该将变法一事延后,若要变法,就不该在此时对楚国动手。

况且,冬日天气严寒,不利于行军,即使秦王真欲攻打楚国,也不该在这个时候打。

“姚卿为何如此作想?寡人不过是听闻楚王近日身子不好,派你去关心一下楚王罢了。”嬴政一本正经地道:“至于借用楚国至宝随侯珠来一观,不过是顺便。”

姚贾闻言,心里顿时有了数。

“秦军”先前接连对诸国动手,却唯独没有入楚。

此番,秦王应该是想要去敲打敲打楚王,至于那随侯珠,不过是个由头罢了。

楚王完身子不好,楚国此时正局势动荡,秦国找他们要随侯珠,楚王定然不敢拒绝。

这楚国至宝,看来终究要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