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2 / 6)

大汉第一太子 时槐序 4661 字 1个月前

者暂时还不是特别缺,还能应付,但并不富余,得未雨绸缪,不能真等到捉襟见肘的那一步,闹出笑话来。

不管怎样,形势似乎都比他以为的要严峻。

刘据思量起来,看向面前的竹简,一个念头自心底升起,同时祁元娘的声音在耳畔再度响起,与他所想不谋而合。

“民女认为太子可奏禀陛下,以此二物,聚天下巨贾豪绅之财,以丰国库,以强国力。”

祁元娘双膝跪地,低下头,双手将第三份竹简高高举起。

刘据接过打开,发现赫然是一份奏疏,奏疏中以他的视觉立场陈述利弊,分析时局,进献良策。

刘据震惊了。弹幕更震惊了。

——谁刚刚说她想当太子钱袋子!人家想的是国家财政。什么钱袋子。就说,你们承不承认自己格局小了!

——承认,承认,我可太承认了。这女的不简单啊。不只有思想有主见,情商也不低。聚天下巨贾豪绅之财。

——这个聚字用的妙。明明是谋。但谋听上去过于算计,聚就显现出皇权的

威严了。天下之财皆归天子,天子不过是“聚”一下而已。

——所以她想干嘛,没弄明白,刘据问她要什么赏赐,她说了这么多,又是市场调查报告,又是分析时局,又是献策,然后呢?她到底想要什么!

——楼上你是不是傻,你都说又是调查又是分析又是献策了。这还不明白吗!祁元娘这妥妥是想做太子的人,入太子门下。

刘据:……???

鉴于弹幕信誓旦旦如何如何,结果压根不是那么回事的时候多了,刘据不怎么信,但他又有点好奇,这么想,便直接这么问出口了:你想入孤门下??_[(”

太子门下有许多种,谋士、幕僚、宾客等等,凡是效忠于太子,为太子服务之人,皆可称门下。

祁元娘本只是想让太子知道她的本事,记住她,有需要可供其差遣,借助这层关系,她就能扯虎皮大旗,撑起祁家,再以振兴之祁家来谋更上一层,并不敢一来就如此直接。

但刘据既然问出口,祁元娘深吸一口气,当机立断,双手贴额,伏地跪拜,十分虔诚:“是。民女愿为殿下驱使,以效犬马之劳。”

刘据眨眨眼,心里有点小欣喜。

门下他知道,也见过许多,但他年幼,尚未有之,今日这遭还是头一回,觉得甚为新鲜。

尤其他虽为太子,但年纪小啊。祁元娘愿意此刻就毫不犹豫选择他,代表什么。

代表他真的不错,也代表祁元娘有眼光!

看着旁边的玻璃果盘,看着屋内足有一整面墙大架子上的琉璃器具与竹简,再看桌案上的“调查报告”,手中的“献策”,刘据眼波流动,似乎也不是不行。

不过……

刘据眼珠转动:“你说的很好,但玻璃可不只能做器具。”

他的目光重新扫向琉璃架:“孤瞧着这上头所制器具或食碗、或食盘、或宝珠,皆是体积小且造型简单之物。可曾尝试制过其他?”

这话题转的有些突兀,祁元娘怔愣:“殿下的意思是……”

刘据伸手指向窗户开始比划:“可否做出这般大,厚度约莫与竹简片厚度差不多的?不必额外造型修饰,保证现有的透明度,四四方方,平整无暇就好。”

窗户这般大,四四方方,平整无暇……

祁元娘眸光微动,好像有什么在脑海中划过,她敏锐抓住:“殿下是想以玻璃代替窗纱?”

话语一出,祁元娘自己都唬了一跳,转而欣喜万分,双眸放光:“这办法妙,殿下果真心思灵巧。”

刘据惊讶地瞪大眼睛。想说,你才灵巧啊。我不过指了下窗户,话都没说出来,你就领悟到了。

他想了想,又道:“还可以尝试吹玻璃。”

“吹?如何吹?”这就让祁元娘不解了。

刘据提示:“用空心铜管。”

铜管……

祁元娘呢喃一声,忽然眼睛再次一动,立刻又懂了:“殿下的意思是将玻璃溶液包裹在一端,对着

另一端吹气,让玻璃溶液鼓起来?”

刘据更惊讶了。卧槽,你居然这么聪明的吗!一点就透。

嗷嗷,不愧是孤看重想收入门下的人!

祁元娘没有察觉到他的神色变化,仍在思考可行性:“这种方法倒是与我们现有的模具成型之法截然不同。”

刘据笑盈盈望着她:“确实不同,那你能做吗?”

祁元娘毫不犹疑,深吸一口气:“能!民女一定能!”

刘据点头:“若这么大的可以,那更大的呢?”

祁元娘刚要开口,刘据摆手:“不急,孤的话还没说完。玻璃的妙用可不只这一个。”

他晃了晃手中的竹简:“这个写得不错,确实应当禀奏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