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打探消息(1 / 2)

段顺媳妇垂着头规规矩矩地把手放在膝盖上,挨着绣墩的边坐了半个屁股。

听见她的问话先是愣愣一下,然后立即回道:“回大奶奶,就看大奶奶是个什么章程了。”

“若大奶奶往后还要当家,奴婢和当家的就在外头候着,随时听从大奶奶的差遣。”

这回得就有些中规中矩了,纪清芷点了点头,不过她又追问道:“若是我并不想当这个家了呢?”

段顺媳妇似乎也没觉得诧异,老老实实地起身回道:“若是大奶奶用不着奴婢夫妻,或发卖了,或遣回苏州,但凭大奶奶吩咐。”

纪清芷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她,见她没半点忐忑不安的模样,心性很是镇定,纪清芷不由得点了点头。

“其实把你们夫妻困在这府里,倒是委屈了。”

段顺媳妇忙福身摇头:“大奶奶抬举了!”

“我们一家当初若不是得了纪家的救命之恩,如今早不知枯骨落在了何处。”

“后来跟了大奶奶,日子又安稳又顺当,家里的小子还得了恩典读书识字。”

“奴婢还指望着他能给大奶奶效力,以报答您和纪家的大恩大德......”

不等段顺媳妇说完,纪清芷摆摆手道:“这些话就不说了,这些年你们一家帮了我和六哥不少的忙,我们都记着呢!”

“只是往后这府里的事儿我是不管了的,你们的去处我另有打算,就是不知道你们是想继续待在京都,还是回苏州去?”

纪清芷也不想为难人,段顺一家帮了她三年,功劳不小,他们若是想回苏州落地生根,她也愿意放了他们的身契。

她原本以为段顺媳妇会考虑考虑,没承想段顺媳妇竟一口便回答道:“自然是留在大奶奶身边听候差遣!”

“只要大奶奶还有用得着我们一家的,我们一家都愿意侍奉大奶奶!”

纪清芷听得心里妥帖,虽然不知道这里头是出自多少的真心,但这般没有犹豫地就说出来,倒也值得她的信任。

“您先别急着回我,回去和你当家的商量一下。”

“我这儿也是另有打算的,若是你们真心实意地留下来,我也断不会亏待了你们。”

说罢,纪清芷让梁嬷嬷拿了二十两银子给段顺媳妇,让她先回去候着。

段顺媳妇一走,纪清芷便让梁嬷嬷把红蕊叫了进来。

红蕊是个机灵的小丫头,如今不过十三的年纪,还梳着双丫髻,穿着府里去年发的葱绿短袄,一双杏眼很是灵动。

纪清芷问起了楚薇薇那边的事情,红蕊兴奋的小嘴叭叭地说了起来。

“大奶奶您还是真是问对了时候,今儿一早我偷溜去给杏儿送药膏的时候,才从她那儿听了些真话呢!”

“估摸着也是知道了大奶奶给她送褥子的事儿,她松了口说起了楚姑娘的身世,没想到楚姑娘还真是小姐!”

随后红蕊把楚薇薇的来历都告诉了纪清芷。

纪清芷其实已经知道,但她应该不知道,所以这才不得不通过红蕊的嘴来让别人知道她知道了。

不过杏儿也算是个忠心的,并没有把事实全都说出来,反而给楚薇薇留住了颜面。

楚薇薇虽是晋州通判之女,但出身却是个庶女,她娘是下头人送他爹的舞姬,后来笼络住了她爹的心,从一个小小的舞姬慢慢地被抬做了姨娘。

两年前楚薇薇的嫡母离世,留下一个嫡长女,楚薇薇的母亲上位做了继母,她这才从庶女一跃成了嫡女。

这些都是后来纪清芷知道的,但让她耿耿于怀的是另一件事。

她依稀记得楚薇薇救裴云恺这件事似乎有什么猫腻。

只是她在梦里派人去查的时候,她的人却接连地出了事儿,以至于真相一直不明,也让她觉得这其中必有蹊跷。

只是那时候她已经是个被迫关在了小佛堂里的不祥之人,听她使唤的人已经很少。

相反,楚薇薇已经代掌侯府五年,早已经是实际上的当家人了。

如今她总要趁早查清楚,总觉得这事儿或许对她会是件很重要的事。

思及此,纪清芷对红蕊道:“你继续和杏儿私下来往,也不必套什么话,只当是可怜她如今的遭遇,若是太刻意,反而不好。”

“另外,今日起大夫人掌管中馈,侯府上下怕是人心浮动,你四处走走,多听听多瞧瞧,有什么事儿就记下来回我。”

红蕊得了纪清芷的话,忙不迭地点头答应下来。

她是个“好打听”的,就是纪清芷不说,她平日也喜欢揣着一荷包的瓜子干果,走哪儿发哪儿。

一张甜甜的笑脸凑过去,姐姐嫂嫂的叫上一通,总能叫人忍不住打开话匣子。

加之纪清芷也不拘着她,还每月贴补她一吊钱买瓜子,她自然是乐呵呵地满府的转。

又帮人干些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