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屯田制(2 / 2)

听过屯田制?”

廉颇闻言,茫然地摇摇头。

赵括忽然想起,屯田制这个名词,是汉代才有,后来被曹老板发扬光大,可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其实是有先例的,只不过此时并不叫屯田,而是另有其名。

只不过赵括一时想不起来,于是又再次提醒道:“所谓屯田制,既是将军队的人聚拢起来,就地给他们划分土地,战时为兵,闲时为耕,亦农亦兵。”

听了赵括的解释,廉颇这才恍然大悟。

“大将军所言,可是齐桓公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

赵括闻言击节道:“对对,正是相地而衰征!”

“呵呵。”

廉颇抚起胡须道:“此法由管仲提起,齐桓公便在齐国大力推广,使得齐国一跃成为春秋霸主,老夫如何不知。”

赵括随即疑惑道:“那我们何不效仿先例?”

廉颇叹息一声道:“大将军难道不知,相地而衰征存在的巨大弊端吗?”

随即廉颇朗声道:“自周朝开始,即秉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治,各国征伐皆是为了将土地占为己有,然管仲之谋却提倡将土地划分给民众,施行量田募税。”

廉颇的话赵括听懂了,嗤笑道:“老将军的意思我已知晓,身为一方诸侯,谁也不想将自己的土地拿出来分给那些民众,而是分给了许多王公贵戚,以此来巩固王权,我理解的对不对?”

廉颇拜道:“正是。”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即使是诸侯纷争的战国,奴隶制度依然盛行,诸侯这些大地主将土地成片分包给小地主,小地主就牢牢将土地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究竟给大地主交多少税,还得是小地主说了算。

农民们种的田地不是自己的,而是给地主种地,就算耕种出来的粮食,也没有实际分配权,相当于给公家打工,这种事不难想象,能提高产量才怪!

都明白的道理,可是一旦擅自推行屯田制,就会触动到很多小地主的利益,大地主的诸侯王还需仰仗小地主供养,推行什么政策还必须看他们脸色行事。

所以没有绝对霸权,想要推行屯田制,很难。

赵括长长吐出一口气,慨然道:“既然如此,就不妨试上一试,今日就在长平推广此法,我要将这万亩土地分给所有兵士,让他们即刻拥有自己的土地!”

闻言众人一惊,赵牧连忙劝道:“此事关系重大,大将军最好还是向赵王请示之后,再做决定!”

赵括却大手一挥道:“无妨,我意已决,无须请示。”

众人面面相觑,对赵括的胆识表示深深的担忧。

说到底,虽然现在兵权还在手上,可征讨来的土地还是属于赵王的,私自分配土地所有权,这是在挑战赵王的底线,搞不好是会被坐实反叛谋逆,直接被赵王夷三族都有可能。

依照赵括的性格,既然做了决定,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当即就要立竿见影。

于是率领众人回到府中,商讨具体事宜。

由于有井田制的基础,所以分配起来也不费事,只需要将具体的政策下发给众将,让他们率领各部前往各处分配,土地连测量都省了,一天时间,就可让每一名士兵都拥有自己的土地。

职业军人们听到这项政令,顿时全军上下沸腾起来,欢欣鼓舞地跟随将领前去认领自己的土地。

这对什长大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事,甚至不惜花费重金,邀请代笔往家里写信,邀请家眷举家搬迁到长平,共同耕种自己的土地。

怀揣着写好的信笺,时值深夜,大又一次来到自己的土地上,一屁股坐在地上,不停地捧起泥土,享受着泥土的芬芳。

他决定,今晚不睡觉,将刚刚分发给自己的口粮种进地里去,期待来年开春就能吃上亲手种出的粮食。

而那些将要跟随赵括回到邯郸的郡义兵们,羡慕地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他们虽然也很想拥有自己的土地,奈何身不由己,只能望地兴叹。

大清早,赵括还未起床,赵牧便匆匆敲响了他的房门。

“括,大事不好了,郡卒和边卒竟然打起来了。”

赵括在榻上翻了个身,而门外的敲门声一阵紧过一阵,实在无法再安心睡眠,只好一骨碌坐起身,叹了一口气。

“真是事多,睡个好觉都不行。”

埋怨归埋怨,但这毕竟是自己兄长,也不好发脾气,于是披上深衣趿拉着布鞋过去将门栓抽掉。

“兄长,何事?”

即使心里有气,赵括也得对赵牧行礼。

赵牧此刻也顾不上行君臣之礼,急忙拉着赵括往外走。

“要出人命了,你快去看看吧,边兵们为了驱赶郡兵,纷纷拔剑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