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最终的决断(2 / 2)

急的河水。

白起率大军来到,即使赵牧仍在两侧伏击,也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效果。

退回来是正确的,只是秦军有数万之众,想要抵挡住数万虎狼之师的全力一击,就必须采取迂回策略,多面包抄才有可能赢取一线生机。

乐乘开口小声道:“大将军,何不命廉颇老将军前来包抄秦军,吾等方有胜算。”

赵括闻言只是微微摇头:“此事断然不可,否则便中了白起调虎离山之计。”

白起此行的目的,正是要引诱驻守长平的廉颇出手相救。

然而长平城才是重中之重,决不能有半点闪失,所以就算眼前的局势如何危急,都不能动用长平的兵力。

赵括陷入沉思,身边的将士们全都屏住呼吸,等待赵括做出最后决断。

赵括的目光顺着河流朝前望去,丹水河源自丹朱岭,由西向东,在长平绕了一圈之后,一路南下直奔河内郡,与黄河北岸齐头并进,最终成为黄河的支流。

若是赵括采取水攻,就必须从赤丹岭源头入手,一举截断河流,使长平乃至全城百姓都会陷入断水的窘境。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两败俱伤的毒计,一旦断水,不但会影响到整个大军的吃水做饭问题,还会让百姓怨声载道,从而会让士气降到冰点。

最重要的是,如果白起在损失了这数万大军之后,以此散布谣言,高举为天下黎民除害的义旗,那么只会迫使野王和河内郡的民众转身向赵国举起屠刀。

赵括权衡着利弊,迟迟难以下定决心。

但,若是不能在此次战役中大获全胜,那赵括必定再难与军中立足,原本支持他的那波权臣也会倒戈,会被赵胜完全踩在脚下。

念及此,赵括缓缓闭上眼沉声喝道。

“众将听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