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审时度势,积蓄力量(2 / 4)

一旁的庭院之中,蔡琰这段时间,也是观察了一番高邮县。

唐浩麾下的百姓,不但皆有所食,而且脸上地是洋溢着笑容。

城外的河道,在去年冬季被扩宽之后,高邮县也是基本没有受灾。

普通百姓躬耕于田野!

城门之处,还有着给予灾民的粥棚。

可以说,整个高邮县,百姓安居乐业,犹如世外桃源一般。

在这种战乱之时,有着这般场景存在,可见唐浩治下有方了。

“是的,我也去看了,这唐浩治下的确是安居乐业!”

蔡邕点了点头,来到高邮县一段时间了,他也是看到了很多事情。

至少,这高邮县,经过唐浩将近一年的治理,真的很有成效。

“哎,若是大汉天下,皆如此处该多好!”

蔡琰虽然年幼,但是跟随蔡邕学习四书五经,琴棋书画,如今也懂得当今天下的局势。

这种乱世之下,百姓想要安居乐业,难如登天的。

“文姬妹妹倒是好理想啊!”

就在这时,门口之处,唐浩的身影缓缓走了进来。

“唐浩拜见老师!”

对着蔡邕拱手而道,蔡邕点了点头,唐浩才是缓缓起身。

自从与张超在广陵郡一战,唐浩归来之后,也是拜了蔡邕为师。

当然了,唐浩绝对不是为了靠近蔡文姬的。

咳咳!

其实,主要是唐浩暂时需要借助蔡邕的名头。

如今乱世已至!

诸侯并起!

天下文臣武将,都将会出世。

武将尚且还好。

但是文臣这种,却是极其注重名声的。

唐浩虽然在虎牢关混到了一点名声,更是被天子封为了广陵郡太守!

但是这点声望,在天下文人眼中,还是不够的!

蔡邕,当世大儒!

其门下弟子,正好可以借其名声,招揽名士!

真实的乱世之中,就是如此。

文士无论是自身的气骨,还是其背后世家,都注定了,他们不会投于草莽之人。

最好的例子,就是董卓,公孙瓒,马腾之流!

虽手握重兵,但在一众世家文臣眼中,不过是莽夫!

公孙瓒还好一点,师从卢植!

要不是因为自己嫉妒贤才,迫害文士,他不至于这么惨!

而至于董卓,那可就是真的惨到极致!

本就是西凉武将,不被重视。

后来一系列操作,自绝于天下世家文臣。

也就李儒这个女婿,会帮他出谋划策了。

其他的顶级谋士,没人看好他。

与董卓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四世三公袁本初!

投靠其麾下的将士如云,谋士如雨!

荀彧,郭嘉,田丰,沮授等等!

这可都是天下顶级谋士!

而他们在一开始投靠的,全部都是袁本初。

坐拥四大顶级谋士开局!

袁本初一手的王炸,几乎横推整个大汉。

这就是四世三公的威名!

若不是因为袁本初自身优柔寡断,外宽内忌,郭嘉,荀彧根本不会离开。

后面也就没有曹孟德什么事情了。

所以,唐浩纵然心中不喜世家,依然是要争一争天下名望!

“嗯,唐浩,知道你领一郡太守之位,公务繁忙,但是文学之道,还需要日日反省,方能自知!”

蔡邕点了点头,随后开口就是提点了一番唐浩。

听到蔡邕这一套大儒说辞,唐浩也只有勉强的应下。

看着唐浩吃瘪,蔡琰强忍着笑意,偷偷轻笑。

直到半晌之后,等到蔡邕说完,唐浩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老师言之有理!”

蔡邕点了点头,而唐浩随后就是找个理由,然后快速的离开了。

本想和蔡文姬相处一番,增加一下感情。

结果却是直接泡汤了啊。

“算了,去另一处地方吧。”

看了一眼天色,如今天色尚早,唐浩也是起身,向着另一处住所而去。

位置倒也是不远,也在县衙的旁边。

刚刚走过去,唐浩就看到了坐在庭院之中休憩的老妪。

“唐大人,你怎么来了?”

看到唐浩到来,老妪很是受宠若惊的准备起身。

“闲来无事,正好前来看望一下您老!”

看着眼前的老妪,唐浩也是走了过来,一脸笑容和善的言语着。

这老者!

就是之前唐浩派遣张虎,前往东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