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异国恋(2 / 3)

风流大宋 林二虎 2439 字 2个月前

清照的柔荑,含笑视之道:“长公主借由与辽国以米易马的生意,可以来此距离宋境最近之地,而我也可绕道海上,乔装高丽世子,方可来见清娘。再者,天津寨此处的生意好坏,直接关系到长公主在国内的行止是否会受限制。我们已经约好,只要能够积攒起足够的钱,我便会抛下官职不做,带着清娘去那无人知晓的地方隐居为生!”

李清照此时早已将自己代入进了高丽国长公主的角色之中,脸上如饮醇酒,双目却是紧紧盯着秦刚,却用着只有他俩才能听到的声音低声喃语:“今日你可是当着他人之面亲口说下的这些话,他日可不许负我!”

耶律宁在同时当然也已经注意到了站在自己身旁的妹妹的异态,不过,他却认为今天这样的结果却是效果更好:秦刚既然心有所属,正好也可断了妹妹不切实际的念想,长痛不如短痛,与其之后陷入其中不可自拔,不如在此之际就能及早抽身。

此时,他倒是想起了自己来天津寨的主要目的,两相一对应,他便把这事情给想通了,于是便不作遮掩地说道:“不瞒秦兄,这天津寨的易马生意,已经引起我大辽朝廷的关注。此番在下前来,便是奉了南院大王之命,调查在这天津寨的相关交易之事。承蒙秦兄能够视我等兄弟为知已,能将此中如此隐秘之事坦然告之,我自然不会有负信任。所以,关于这里的调查结果,我自当还得慎重考虑,不能暴露了你与长公主之间的大事。”

秦刚闻之心中暗喜,立刻再补上几句:“耶律兄大义,此事若有泄露,我秦刚哪怕是丢官去职、名声扫地,皆不是重要之事,只是怕累及到长公主之清誉及其在国内的自身安全。实在是不敢大意啊!”

“我自然是明白这里的道理。”耶律宁认同地点点头后,又转头提醒自己的妹妹道,“先弟,你可也得要记住了,可不能害了秦兄与长公主。”

这时耶律南仙已经调整好了情绪,却是突然开口对李清照问道:“自古宗室女子,虽然生于帝王之家,却多命不由已。假若高丽王有命,让你嫁于他国皇帝为后为妃,你便如何?”

李清照却是不知耶律南仙正是以己之处境对其相询,只知她问的不过是话语之表面意思,此时犹然还沉浸在投入的角色之中,甜甜地回道:“先兄问所欲,清娘不用天下邦。愿乘千里船,越洋随秦郎!”

这句回答,显然是借鉴了木兰辞里的一句。

“不用天下邦,越洋随秦郎!”耶律南仙只在自己的心中默念着这两句话,此时看向李清照与秦刚两人的眼光中,少了些许的忌妒与怨恨,却多了几分羡慕与祝愿。

耶律宁却是敏锐地感觉到了自己妹妹的情绪变化,此时也就兴奋地说道:“来来来,公务之事先放一边,总是能够找得到应对之策的。只是,今日你我四人能在此地相会,实属不易,不如叫人摆上酒席,你我对饮百杯、一醉方休。”

于是,耶律宁立即叫来属吏,让他们赶紧准备起来。

耶律宁原本生活的上京,就不如南京富足,更何况天津寨里,此时却有着大批的就算是辽国南京、宋国东京都不曾见到的珍稀之商品,其中尤其是以大名府运来的一品天醇为甚,由于李禠融入了北方原本就优秀的酿酒工艺,使得蒸馏提纯前的原酒就上升了不少的档次,现在的一品天醇,其口味更是比西北的西凤醇浓厚绵香好几分。

而此时更是盛夏时分,流求北运而来的丰富水果也被属吏们竞相搬上。

四人对饮数杯,耶律宁不由地感慨而言:“秦兄大才,上次在西平府所作的数对,在下回到上京之后,也曾拿上联请教过数位辽国大儒,竟是无一人之结果能出其右,纵有不服者,待其看到秦兄的下联后,无不叹服。”

“哦?”李清照此时插上话来,“徐之竟在西夏作了几个对子,我倒也是不知,说来听听呢?”

耶律宁借着酒兴,便将秦刚那日所作的四个佛理对子一条条地讲来。

李清照听了,也能听出其中的禅理与对仗格律之美。不过,以其聪慧之心,却是狠狠地瞥了秦刚两眼,所示之意便是:难怪你能够将那耶律姑娘迷得三魂不觉二魂,原来竟是有这样的显摆故事。

秦刚立刻明白了李清照所在意的地点,当下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装傻并频频劝酒。

耶律南仙此时突然开口道:“方才我听秦兄吟诵了一句词句为: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不知作的是何词牌,可有后句?”

秦刚听了后,原本还想着,这首宋人所作的摸鱼儿之词如此有名,只是他们这些辽国俗人见识较少,没有听过而已。但是转眼再看李清照的反应,也是没有听过此词,他转而仔细一思考,这才发觉,他竟是被后世的《射雕英雄传》误导了,只因金庸写此小说时,缺少了细致的考据,便把这首原本应该是金末元初的词人元好问的词作,放在了宋时背景的小说中,却是让他产生的误会。也就是说,此时这首词的作者尚未诞生,自然也未面世。他却是无意中,又做了一次文抄公。

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