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毬星(2 / 3)

风流大宋 林二虎 2428 字 2个月前

了就好!

眼下已过去了四年,秦观在京城的官场中也算是见识过了各种的阴险丑恶,更从老师苏轼以及苏辙的先后离京中看清了政治的无情。

“徐之,说句实话,我真的还要感谢你。”秦观深有感触地说道,“我这一生,作过很多诗词,结识过很多师友。但唯有收你为弟子后,才突然发现,我的人生还有另一种活法。比如,你这次的登第,老师之喜,甚于自己当年。与此相对,我这编修之职又有甚要紧。”

有人曾说,秦观的一生,一直像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这是由于在他的身边,从来不缺乏爱护他的人:

无论是年轻时被疯狂追捧的无数诗词崇拜者,还是家中对其一心一意的夫人徐文美,又或是甘于随其同生共死的侍妾边朝华。即使是在人心险恶的朝堂,上有老师苏大学士保驾护航,旁有成熟稳重的师兄黄庭坚随时照应,一直让他的生活过得非常地安逸与顺畅。

所以,在原来的历史时空之中,当绍圣元年的政治风暴席卷而来的时候,秦观突然发现自己身边的人一个个地被打倒,一个个地失去了保护他的能力时,一时之间,竟然不知如何是好,不知何处才是其应去的归宿,于是,便由此一步步地走入人生低谷,再也无法走出来。

但是,眼下的秦观,却多了一分老师的责任、更多了一分老师的骄傲,在他看向未知远方的眼光里,平白地增添了几分需要关心照顾身边弟子的自信与责任。

秦刚看在眼中,却把这份感受到的欣喜悄悄地藏于心底。

他突然提到:“老师,我来京城也有些时日了,这最出名的大相国寺倒是一次也不曾去过。不知今日可否能带我去看看呢?”

秦观一听,倒也来了兴致,道:“甚好,叫上湛哥儿,同去走走。”

大相国寺,一直是京城的另一种象征。

来了之后,秦刚才发现,所谓的大相国寺,并不只是单独的一座寺庙,而是由一片甚至是不同宗派的几十个僧院组成的寺庙群,佛教用语叫做丛林。

而且在不同僧院之间,便是京城永远的繁华景象,各式各样的集市夹杂其间,各种摊位店铺生意林立其中。

秦刚他们过来的时候,竟然发现要比新年时的东岳庙庙会还要热闹几分。

想起了庙会,秦刚便不由地想到了郭小娘,她有伯父在朝中为官,现在也应该是知道了他获得进士及第的喜讯吧。

只是想到此事时,秦刚却总觉得心里有一点点的不对劲,只是怎么个不对劲却说不上。

“好!”前方突然传出爆发式的一阵众人喝彩声,打断了秦刚的思路。

却见秦湛一把拉起秦刚的手,兴奋地就要往前方凑去,并对他解释道:“是蹴鞠场,说明今天有蹴鞠比赛哩!”

果真,这里是在大相国寺的内部两处僧院之间的一块空地,四周被围起了一圈看台,中间便是专门的蹴鞠场。不过一问才知,里面的位置都是提前预订好的,现在临时想进去是不行的,只可以预订明后天的比赛,真是想不到,在宋朝的球赛就已经这么火热与市场化了。

不过,还是秦湛的眼神好,透过一群人头突然在里面看到了熟人,赶紧举起手一边拼命摇晃一边大声冲着那边叫道:“高二!高二!高毬!看这里、看这里!”

果真,场内的确实是高毬,在听到了喊他的声音后,先是看到了招手的秦湛,再看到了秦观他们,立刻一溜烟地跑出来。还是一如既往地恭敬地见过礼,再与看守入口的人打了一声招呼,就把他们三人带入场中,还在最前方给贵宾专门设立的座位地方安排了位置从下。

果然是有人好办事啊,不仅可以进到内场,而且还能够有座位坐。

“秦大官人好,秦小官人好,你们先在这里安坐。有什么需要随时来找我。”高毬总是那般地彬彬有礼,不过今天他是换了一身短打打扮,像是也要下场踢毬的样子。

秦刚问了一下,高毬点点头道:“这里每两个月会有一场蹴鞠比赛,男女也帮驸马府上带了一支队伍,今天是要和楚国公府上的队伍比赛。”

哎哟,怎么遇上的都是熟人啊!秦刚与秦湛赶紧向前方望去,果然,很快就在对面的观看座位那里看到了赵子裪,因为比赛快开始了,又是外面的公开环境,赵子裪也只是在座位上远远的点了点头,示意见过礼了。

在正式比赛前,先是由将要比赛的两支球队各派出自己的好手进行个人表演。也就是一个人用脚将皮毬踢出各种的花样,这个在此时被称为“白打”。

之前吸引到秦刚他们的那阵喝采声,其实正是高毬的白打表演,只是可惜现在是看不见了。

接下来便开始正式的比赛了。

秦刚看到,场地的正中间竖着两根足有三丈多高的竹竿,两根竹竿之间的间距据说是有标准的,应该是九尺五寸长,用了一条横幅连起来,而横幅的中心处裁出了一个直径二尺八寸的圆洞,这个圆洞被称为“风流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