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愿你惜命(1)(1 / 2)

仅一瞬之间,苏轼便反应过来。

他紧紧抓住了陆子阳的手。

上面的人惊出一身冷汗,还是弟弟苏辙最先回过神来。

“快点往上拉。”

三个人齐心协力,终于将悬崖下的两人救了上来。

“哥哥,你没事吧。”

弟弟苏辙急忙上前去查看苏轼的手。

因为长时间用力,苏轼的手臂青筋暴起,皮肤泛红。

“没事,并无大碍,一会就好了。”

一旁的陆子阳躺在地上,思考着刚刚发生的一切。

刚刚那只手也无比真实,掌心温度令人感到舒服,甚至现在手上都还有余温。

眼前这些人打扮得确实不像现代人,长长的青色袍子,黑色的靴子,看上去简约,素雅,甚是好看。

在他们中间,陆子阳才是显得十分奇怪的那个人。

苏轼看着陆子阳一脸迷茫,上前问道:“你是不是迷了路?”

陆子阳抬头看他,“你真的是苏轼,现在真的是宋朝?”

“当然,我看你打扮奇怪,还不通历法,莫非你是外邦人。”

陆子阳努力的消化着苏轼的话,也在努力倾听,毕竟他的古文水平有限。

良久之后,陆子阳缓缓地说道:“我不想活了,所以想死。。”

“岂有此理,生命乃父母所赐,怎么能轻易放弃,此为大不孝。再者说了,世间外物,总有应对之法,你都没有去寻找解决之法,便轻言放弃。”

苏轼一本正经的教育着陆子阳。

听完后,他更加痛苦,这些话足够要了他的命。

他将自己的头埋入双脚之中,无助的呻吟着。

“哥哥,你少说几句,现在天色已晚,我们先带他回去吧。”

苏轼摇头叹气,仆人巢谷扛着陆子阳,他们一起往山下走去。

太阳完全没入了群山之间,月亮悄悄地爬上树头,穿过一缕缕微云,清冷的月光洒在这片土地之上。

回程路上,弟弟说道:“听他说话以及看他的穿着应该是个外邦人,估计没有亲人,或许得了重病,刚来到眉州举目无亲,这才生出了轻生的念头。”

苏轼听完,觉得弟弟说得有道理。

回到苏宅,宅子里面到处挂着灯笼,黛瓦红墙,月色如霜,一阵微风吹起,树枝发出沙沙的声响。

向大门走去,里面是干净整洁的石头路,路两旁种满了树木花草,在月色和灯笼的照映下显得格外幽静。

苏轼找出一间侧卧给陆子阳居住。

“你好好休息,在这好生休养。”

陆子阳看着眼前的少年,脑海中一直闪烁着一个头戴东坡帽,留着山羊胡,穿着蓑衣,手持竹杖的老人。

“你真的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

陆子阳开始慢慢接受自己穿越的现实,但他却不能接受苏轼竟然有年轻的样子。

关键还是这么帅气年轻的苏轼。

“我虽然满腹经纶,不过哪里谈得上是文豪,我朝文豪可是欧阳修。再者,我也不叫苏东坡,我是苏轼,哈哈哈哈……”

少年打趣的说道。

陆子阳虽然是理科生,对于历史也了解一些,这个时候苏轼还不叫东坡居士。

“抱歉,我认错了。”

“无碍,无碍,说了这么多,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说来听听。”

“我叫陆子阳。”

“哈哈哈……我看你官话说得不太好,应该是外邦人吧!”

苏轼一看陆子阳精神状态稍微好一些后,便一直和他聊天。

聊天过程并不是很顺利,两人都不太明白对方在说什么。

几个回合下来,陆子阳发现面前的苏轼和课本中的苏轼差距很大。

他的神情和姿态都透露出年轻和活力,才华和骄傲。

直到这一刻,他才醒悟苏轼也曾年轻过。

他也越发好奇到底是什么东西让苏轼可以千年不衰,拥有着别人无法比肩的人格魅力。

“当当当……”

一阵敲门声打断了两人的谈话。

苏轼走过去开门,看见弟弟端着一碗汤进来。

“你怎么还没有去休息?这都什么时辰了,要是让父亲知道肯定又要责骂你了。”

“今日是个意外,哈哈哈……真的如你所料,他是一个外邦人,不过他的语言和我们又有几分相似,十分神奇。”

“今日发生如此大事,你应该让人家好好休息,怎么能一直到叨扰。”

苏轼见弟弟又要和自己讲道理,急忙岔开话题,“你端的是什么?”

“姜汤,母亲担心他感染风寒,专门熬制了一碗姜汤,让我送来。”

苏轼积极的接过碗,端着它朝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