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286嘉靖从这孙子到这好孩子(1 / 4)

老朱的意志也忒不坚定了。

看样子今后老朱不是没有原则,不同意那就是钱没加够呗。

王布犁暗暗想着,他纵然是当了皇帝,可骨子里没见过世面的潜意识也改不了。

待到他们二人都走后,检校才把他们之间的对话记录交给朱元璋。

朱元璋仔细瞧了瞧,对于王布犁这个收取赋税累进制也是极为感兴趣的。

至于胡惟庸说的勋贵土地跟他儿子们的土地,那能并为一谈吗?

这种人不是天分极佳,又如何能解释的过去呢?

因为张居正死后,万历为了清除先太师当国时候带给他的不利影响,树立独属于皇帝的权威,实行有效的统治。

要不是为了在立国前收拢人心以及能有个好名声,朱元璋早想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叫做你死了,钱粮也还是我的意思!

王布犁这小子的“毒计”出的,越发的让朱元璋感到满意。

“一个一個比猴子还精。”

朱元璋虽然这样安慰儿子,主要是他觉得自己儿子过于“仁慈”,是干不了这种事的。

凭什么江南这批人选择跟咱合作,咱就得保证他们的子孙永享富贵啊?

在言官的配合下,完成了对张居正的清算。

但也有血性,敢于亲征以及同底下的大臣争斗夺权,倒是让老朱挺满意的。

他认为皇帝就是该悠闲的活着,对于内阁权力重一点,朝廷有相权也没什么关系。

同样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张居正那样“权威震主”的首辅,清除阁权对自己的统治威胁,万历是抓着大权不放,坚决避免权相秉政。

“胡惟庸也不是个蠢货,他岂会主动割自己身上的肉?”

尤其是在一个多月大明没有皇帝的时间内,以杨延和为首辅代为摄政,进行了一系列的新政,被称为救时宰相。”

众人以为万历大权在握,定然是有心气大干一场。

结果这小子的十五岁开始跟那帮三朝元老势力相互争斗。

这孙子修仙炼丹,想要从那些二三朝臣子里夺取权力,又没有自己的基本盘,没有力量对抗,这个皇帝当的很难啊!

甚至连朱标都揉揉自己的眼睛。

像这种先天皇帝圣体,很容易在晚年就走上昏聩的道路,大抵是活的时间太长了。

当年为了更快的创立大明选择同江南那批大地主们合作,朱元璋相信这批人被自己给骗了之后,指定不会死心的。

所需土地也就是自己的亲儿子们传承下去的那么一点,也不会变动。

况且朱元璋认为自己已经做出极大的改变,没有要求供养所有子孙后代一辈子,只是让自己的子孙在五六代后就能自由择业,避免他们出现活活穷死的局面。

“不对劲。”

“爹,我觉得这孙子有一点点厉害。”

“爹,怎么了?”沉溺于看这神奇之书的朱标连忙询问。

他开始整个四个辅官,三个月一轮就是为了防止他们专权。

尤其是老朱从小贫民出身,干活多,废除相权之后即使日理万机,但是他勤快,能力强,身体素质也强。

实行两年后便出了事,被老朱给废除这个制度,他又找殿阁大学士作为顾问,属于内阁的萌芽了。

朱元璋其实是有些担忧,胡惟庸为了表明忠心给他提出这个建议来。

朱元璋也倒吸一口凉气,这孙子的权谋手段确实是有点强啊!

咱十八岁还他妈的路边要饭呢。

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之人皆是小人,专权乱政。

老朱自己贫民出身,要过饭,当过流浪和尚,跟其余皇帝大不相同。

这位太祖皇帝不希望有强大的相权存在,宁可亲历亲为,这就是他的治国特点。

治理天下确实需要几个心眼实的,但更多的是需要有人出谋划策的。

与其让他们等待时机报复咱的大明,不如先一步把他们给噶喽,如此才能把对大明有威胁之事消灭于萌芽当中。

自古以来,谁不渴望成为人上人啊?

“王布犁这小子也忒坏了,险些坏了咱的计划。”

在万历打击张居正、冯保之后,首辅们从张居正的下场当中汲取了教训,再也不敢自作主张,越权专擅了。

朱元璋则是凝重的摇头:“正德这小子是个色中饿鬼,怎么可能会没孩子?”

朱元璋瞧着嘉靖的权力斗争:“难不成是他活的时间太长了,感觉天下无敌,也走上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后路吗?”

朱标同样觉得王布犁这个政策虽好,避免土地越多的人资本会越来越雄厚,最终吞并其余本来有土地的百姓,导致天下大乱。

天下那么大,如何还要跟自己的子孙后代收税!

毕竟老朱认为他一副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