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255寻龙分金看缠山(1 / 4)

朱标一直都觉得他爹对于贪官污吏的处罚过重,上去就剥皮萱草的。

可在仙境当中看到这些贪官被迫能交出如此多的银子,简直是触目惊心。

他们就算是当一品高官,从一岁开始到一百岁,一分钱都不花,他们也挣不到这么多的钱!

那些白花花的金银哪里来的?

都不用多想,他们全都是大明的蛀虫!

眼前的画面一下子就让朱标,颠覆了自己的认知。

他一直都想要当个仁君,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宽宏。

天下也会因为仁君而得到大治。

长久下来,他们之间就会产生巨大的隔阂,至少不会全都凝成一股绳。”

顾将之骑着毛驴,平白矮了王布犁许多,他也没有抬头,嘴上应着:

空印案就是有如此的背景下发生的。

“千里来龙,但看到头一节,此地华盖帐中抽脉,滚落下平岗,或起或落,揍弄曲曲,过峡度脉,蜂腰鹤膝,顿跌飞舞,气脉非常细嫩灵活。”

顾将之没有理会王布犁心中所想,指着更远处道:

待到回顾现实后,朱标觉得自己这次遭到的教育直冲内心。

如此一来,军队从上到下凭什么要奋勇杀敌?

朱元璋也想要消灭元末遗留下来的胥吏之害,那就只能任用读书人。

世代米虫无法安生,那就送他们六代之后去加入四民,总能学门手艺吃饭,就算是去种地那也是极好的。

朱元璋对比他自己的行为,一直都小心谨慎做事,才能取得今天的成果。

将来上了战场还得听不懂军事的文官指挥,那能打胜仗吗?

按照他的经验,侥幸打了胜仗那些文人也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同底下的士卒没有任何关系。

历朝历代都是这么过来的。

“钟山上有云气,浮浮冉冉,红紫间之,人言王气,龙蜕藏焉。”

当时叶伯巨上万言书劝谏朱元璋减免酷刑,宽待读书人,读书人当了官之后,动不动就陷入法网,要么就直接被杀,谴责老朱这个泥腿子皇帝不拿人才当人才,全都当成劈柴用。

钦天监监正顾将之手里拿着罗盘,站在王布犁面前,正在为老朱的陵寝策划方位。

顾将之轻微咳嗽了一声:“驸马,请向北看。

对于前代王朝末年,老师们也多是说皇帝要如何如何做就能避免,皇帝除去一些贪官污吏,统治就能继续延续下去。

朱标就把第一道给拿出来说:“既然他们都喜欢拉帮结派,那我们不如在国子监的学子当中化为两派,一半学八股,另外一半学技术。

“我当然不懂了,只是途听道人嘀咕过两句觉得有意思。”

“多谢驸马爷谅解,此事容我细细思量。”

以顾将之的看法,陛下早就把驸马给调查的底掉了,用不着他操心。

趁着看陵寝这个时间点,说这话确实容易让人多想。

“这些贪官千辛万苦积累的家财被吐出来,指定是不甘心的,被他们抓到机会指定要搞事的,尤其是地方上还有不少这类人,李自成的操作有点盲目自信了。”

元朝给疏通了两次,这个湖才重新出现在南京的地图上。

顾将之还在思索当中,他观天子的面向,那可真是长寿之人。

儿子被他好好保护长大,尽管生在战乱当中,可并没有亲自经历过如此蝇营狗苟之事。

明明不想这样,但结局偏偏是这样。

所以在接触政务之后,便时不时的同他爹暴躁的执政理念有所不同,能给犯错的官员求情就求一下。

不仅仅是皇亲国戚的待遇要下降,不搞世袭,就算自己的子孙也不能搞世袭,最终让他们穷的上街要饭加入反贼。

到时候全天下人都用这玩意,你顾将之定然能够青史留名,总比你在大明史书上记载是个监正强上许多。”

方才他儿子说了主动让读书人分成两派,朱元璋也在细细思索。

按照目前的局势而言,学习儒家圣贤书的定然都看不上那些学技术之人。

这小子玩的就是刺激啊!

倒是让他们父子放心,看样子让王布犁成亲后,精力分散了许多,并没有继续同仙女敦伦。

“没事,万一太子喜欢呢?”

没当官之前个个的嘴上说着自己一定公正廉洁,可是一旦他们当上官之后,双脚就不自觉的踏上了贪腐之路。

听到这话,顾将之长长的叹了口气,他好不容易搞出来的心血,天子不喜欢,甚至要砸了。

这样,你听我的主意,你改进改进送给太子。

优厚的待遇就不会有贪污出现了吗?

朱元璋不愿意大明也同大宋一样,武人被文官压制的死死的。

难道是朕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