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203记住,你们千万别去找王布犁的麻(1 / 3)

人一多,想法就会变多。

谁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胡惟庸在努力的维持被他拉进小圈子里的人保持低调。

奈何许多人都不知道什么叫做低调。

稍微受到一丁点“委屈”,那就想要置别人于死地,要不然自己心头这口恶气出不来,念头一直都不通达。

胡惟庸捏着胡须又叹了口气,他先前只是想要拉拢更多人围绕在他身边,如此才能越发的确保自己的安全,让陛下投鼠忌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奈何手底下之人总有没脑子的,着实是让他生气。

现在王布犁在京师内如此跳脱,背后必定是有陛下的默许。

甚至胡惟庸怀疑他们二人老早就认识,要不然光凭借破了假钞案,咱的好陛下给王布犁那个小吏升官就算是极大的恩宠了,如何能把公主下嫁给他?

可偏偏把公主嫁给他之后并没有按照韩国公家里的长子那样起步就是个六品官,就从书吏提拔为典史,一个最低微的从九品。

那关系也是江宁县吴卫带来拜见的,难不成就许天子关系下属的婚事,不许他这个丞相关心吗?

没这样的道理。

再往前想,胡惟庸惊觉,就是空印案之后,王布犁才上位的。

王布犁是小吏时就因为破案在民间有了“王半升”之名,再加上陛下大力打击贪官,肯定会注意到这种人,然后暗中接触,再给他委以重任,查获假钞案。

从今天起,就对一些不听他这个丞相话的人剔除在外,不要盲目扩张了。

说明陛下又想要搞什么大动作。

“胡相,依我之见,莫不如断尾求生,抛弃一些不听话之人,免得牵连大家。

一些蝼蚁,被他抓就抓了?

胡惟庸一下子就理清楚了脉络。

家中早就有人等着了,向着胡惟庸汇报今天王布犁一天都在干嘛。

所以胡惟庸一直都摸不清楚,也猜不出来朱元璋为何要如此操作!

“这件事就交由你去办吧,小心些。”

故而对于手下这帮想要轻举妄动之人感到十分的气愤。

然后线人提到了一个满嘴燎泡的人去王布犁老爹的医馆里看病,再细问那个人的长相。

但胡惟庸这个常年陪伴在朱元璋身边的人,仅仅通过他人的描述就能判断出来。

为这些人出气做什么?

王布犁抓了牙人,你再多找几个人干牙人这差事,很缺狗腿子是咋的?

如此也算是借机整治了不听胡相话的人,让大家都知道不听胡相的话是没有好处的,连性命都保不住。

作为一个连自己亲儿子都能打死的狠人,陈宁的话倒是让胡惟庸眉头舒展。

简单点就是把追随者提纯,让小圈子更加牢固。

胡惟庸也不想自己被其余人牵连,但是有些人确实太不像话了,一丁点畏惧都没有。

王布犁说到底也是猜测,没有见过朱元璋的真实面貌,更是被后世的画像所影响,所以怀疑也只是怀疑。

还让陛下觉得杀了一部分人,臣子们便全都是老实干活了,我们也能从中摘出来。”

胡惟庸惊得手都攥不住了,连忙叫来管家,吩咐他发赏。

陈宁亲自把那些要把牙人从“典史老爷”监狱里捞出来的人做集体思想工作,总之就是丞相发话了。

胡惟庸便把自己的猜测同陈宁说了一遭。

线人千恩万谢的下去了。

胡惟庸捻着胡子,随意的甩了甩衣袖。

胡惟庸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挨到下值之后,他坐在轿子里回家。

那么自己出面招待王布犁,并且借机给他介绍娘子的事,想必陛下也是知道的。

朱元璋他微服出宫,那就是去见他的好女婿的,想要暗中吩咐他做什么事!

这个职位要是放在京师之外,还是一個小吏,连官员都算不上。

这件事他不管也不想管,你们也不要随意的胡乱找事情去找王布犁的麻烦。

他们怎么敢的啊?

真以为陛下不敢杀旧人嘛!

陈宁得了吩咐之后,便立即去办差事。

待到后面又有人说了陛下又回宫之后,召集了亲王要举行家宴,更是让胡惟庸感到奇怪。

王布犁不就是把所有的牙人都抓走了,想要搞钱吗?

陈宁作为与胡惟庸关系最为密切的盟友以及下属,他捏着胡须也陷入了深思,过了许久,才开口道:

如此算是给了朝中众人一个交代,王布犁是有能力的。

既然猜不出来,那他就觉得应该不要轻举妄动。

但也不至于把女儿嫁给他,只有背后有着更深的联系,才能解释的通。

胡惟庸摸着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