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182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1 / 4)

李文忠便把王布犁的意思说出来了,朱元璋很快就回过味来了。

其实王布犁的操作就是针对国子监的学子们,小范围的搞一波另类“科举考试”,以此来增加他们之间的竞争力,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去填萝卜坑的。

同时这批人今后若是为官,那必然不会是进士圈子的。

或者说是不会被进士圈子所接纳。

朱元璋知道这些读书人就喜欢用圈子说话,进士看不上举人,举人也看不上秀才。

文人相轻大抵如此。

这帮人去北方历练,有了当官的经验。

或者说在朱元璋的理解下,王布犁就是拿着这帮人当成小吏用的。

然后再给合适的机会,从而被提拔回来当官。

或者说王布犁并不打算把这个消息放出去,只要今后有这个另类法子选拔人才,可以让朱元璋自己参考。

朱元璋已经开始期待这帮人能带来的改变。

最为重要的是,这些人一到去了北方历练,远离权力的中心,就算老朱要清洗胡惟庸的人,也很少能够牵连到他们。

届时清理完胡惟庸的党员,朝中以及地方会空出一大堆实职空缺,再把这帮人调回来,皆大欢喜。

这帮人便是预备官吏。

朱元璋越想越是欣喜,十分的满意王布犁的操作。

这一招简直是神来之笔。

朱元璋对于王布犁能否窥探大明未来的事,一直都在试探当中。

但目前而言,双方都没有露出什么破绽。

而且王布犁提出的方案也是极为切合朱元璋的想法。

“此举甚好,你们二人好好操作一番,朕就等着听你们的好消息。”

“是。”李文忠连忙表态:“陛下且安心,此事我心里有谱的。”

王布犁同朱明秀在一旁说这话,他发现自己这个准媳妇有点躲闪的意思。

“你有心事?”

“我有件事对不起伱。”

朱明秀的声音很低,双手捏着汗巾,有些不知所措。

“嗯?”王布犁揉了揉她的脑袋:

“只要不是生死,都算不得大事,你与我说一说。”

朱明秀过了好一会,才告诉王布犁,自己被母后给追问来着,就是闲聊天的时候说漏了嘴,有关织布机的事。

马皇后知道了,那朱元璋保准也知道了,太子朱标兴许会知道,就是不晓得其余人知不知道。

“嗨,这是小事。”王布犁连忙安慰她笑道:

“你知道这个玩意我为什么不想搞出来给别人吗?”

“为什么?”

“等你嫁给我,像这种织布机器的手艺,自然是咱老王家的立足之本,如何能平白便宜了外人,对吧?”

王布犁侃侃而谈,你一个当家主母手里如何能没有银子。

光靠着你父皇的赏赐,维持一大家子良好的生活水平,到处都是需要用钱的地方。

咱们家有了这个工艺,就能卖出更多的货物,从而获利。

就算哪天惹到父皇生气,他给我罚俸,咱们一大家子也不至于饿死。

听了王布犁的话,朱明秀不自觉的就被洗脑了。

幸亏当时自己只是推脱不记得了,没有王郎那般聪明,没有把图给描绘出来。

原来王郎的真正意思是这样啊!

朱明秀知道王布犁都为他们的将来早早的想过了,心中顿时有一种从来没有的感觉向她袭来。

一想到这里,朱明秀感觉自己双腿有些发麻,遂坐在王布犁身边,下意识的靠了过去。

当她的头靠在王布犁的宽阔的肩膀上,更是觉得气血上涌,脸红的不行。

到底是被父皇母后以及太子哥哥夸耀的人才,想就是长远。

而且也听闻他因为小吏的身份被退婚过,如此好的男儿果然不是寻常女子能够有幸拥有的,父皇母后倒是给我寻了一门好亲事。

王布犁倒是没什么意外的,朱明秀这个小姑娘的心思自然比不过她爹妈两口子,也是被保护的太好了。

其实他也早就向朱明秀打听过朱元璋的长相了。

当时主要是想着辩驳一下是不是传闻当中的鞋拔子脸,但是听她的描述是大圆脸,这就让他想起了工部的郭主事。

再加上朱棣化名也是姓郭,想不让人联系起来,都不可能。

故而在郭主事给他送钱那次,王布犁就着重的观察了下他,嘴里也在不断的应付他,怀疑他就是朱元璋。

但并不是很确定,所以一直都在找机会见一见老朱。

毕竟自己都成了老朱的女婿,而且娶的还是他的嫡长女。

媳妇儿子都见过面了,就他这个当爹的没什么存在感,不露面。

这不得不让王布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