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144连合理敛财都不会,一帮low(1 / 4)

王布犁听着钟牛的汇报,倒是跟他审问出来的事情,能够相互印证。

卖路引这种敛财手段,那简直是他们之间的共同见不得光的买卖。

至于窝藏放走盗人、戍卒、罪人、逃人那也是常见的事。

只要钱给到位,没有他们不敢放行的人。

巡检司的人每次下乡,都要向乡民索取酒食供应,对百姓极为骚扰。

什么夫马杂费,拜见钱、满帖钱、准行钱。

王布犁听着这些取要钱的名字,他觉得在搂钱这方面,大家还是充分开动自己的脑筋的。

巡检使他们手底下的弓兵,按照朱元璋的设定。

照例于丁粮相应人户内金点弓兵应役、一年更替。

其来源有三。

一个是均徭佥派,属于“力差chai”性质,在下户乃至中下户中编差。

二是募民充役,不愿应役者,通常私自雇人应役。

三是永充弓兵,就是卫所军,职业世袭。

前几年巡检司是按照朱元璋的命令执行的,可没有人督察之后,便是自己钱购买名额,充当弓兵。

让他们拉弓射箭那是费大劲了。

但要是让他们巧取豪夺从百姓手里敲诈搞钱,那他们可是劲头十足。

听着他们搂钱的法子,王布犁就觉得这帮小鬼真是low逼,连敛财都干这么竭泽而渔,拉低水平。

一个巡检司大抵是十个人左右的名额,但是现在已经扩张到四十五人。

一个名额的价值大概在三十两银子左右,你还得关系硬一点。

而且一些人想要钱,都找不到门子进来当弓兵。

这些弓兵抓真正的大盗也不敢,但是他们要抓人顶罪,那可真是个中好手。

颇有些大明官军借老乡人头一用,领赏钱的趣味性。

朱元璋还想着他的制度能够执行千世万世。

可这才几年,制度就被底下人执行烂了。

尤其这些人还是在京师厮混的,更不用说大明控制的更远处会烂到那种地步。

有些事情,当真是朱元璋的一厢情愿罢了。

王布犁听着钟牛的诉说,脸上神色不变。

大抵是恶事听多了,他也就没什么愤怒了。

这个世道本就是吃人的世道。

不过是换了一波人,吃另一拨人罢了。

城外市镇上商贾云集,盗贼频发。

这些巡检司的人不仅不会弹压,反倒还会收到贼偷们的孝敬。

要是新来的偷儿没有拜码头,就得巡检司的人抓走。

妈的,新来的臭要饭的不懂规矩,得给他来一次大记忆恢复术,教他做人。

市镇上的草台班子搭的赌场,那巡检司更是得狠狠的抽成。

故而这些人吃的盆满钵满的。

王布犁颔首。

他亲自给钟牛倒了杯凉茶,说着辛苦。

先下去休息一会,等着晚上开饭吧。

今天先这样,该了解的消息了解的差不多了,下一步就是搞证据。

等王布犁把江宁县监狱的生财之道搞出来之后,他

如此模范监狱,才能有更多的改进空间。

他们吃的脏钱,都得好好吐出来,给在监狱外面的同僚们谋福利,做出应有的贡献来。

八个巡检使挨个过完流程之后,院子里的煮肉的香味都飘出来了。

遥想大家上一次吃炖猪肉,那还得追溯到王布犁坑了小公爷李景隆五头大肥猪的时候。

果然还得是跟着王布犁,兄弟们才能有肉吃。

今天还有酒喝了。

除了被打的巡检使刘有江之外,大家吃的都很高兴,喝的也很尽兴。

就明初这些物价而言,不女票不赌,吃吃喝喝能几个钱?

大家喝的也不是什么好酒,可王典史说管够。

王布犁手里端着粗瓷碗,一饮而尽之后,擦了擦嘴:

“行了行了,你们给钟头留两坛子酒,要不然今后你们的赏钱丢了,以后上哪再喝去?”

“谁敢来咱们县衙偷钱。”

“那可说不准。”王布犁把手里的黑瓷碗放在临时拼凑的木桌上:“难免有胆子大不要命的。”

“四爷说的对,咱得留人清醒,这么多钱,我半夜睡觉都得睁一只眼。”

“哈哈哈。”

钟牛极为负责的拒绝了多饮酒,他就喝了一碗浊酒。

若是今天大家全都喝的东倒西歪,难免会有些人起了心思。

财帛当真是容易动人心呐。

这可是相当于三百五十两。

一个七品知县差不多三年的俸禄呢!

当真不是什么小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