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141谁能把心里话说出来,是吧,(1 / 4)

朱元璋很难看得上底下的大臣。

因为在他的思维当中,要求一个官员是多面手。

既要懂文书,还得晓得管理,更要懂司法,

既晓得治安维稳又能通诗文,既要熟悉军事,还要善于交际。

各种繁忙的工作,他都能搞定。

就如同朱元璋自己个一样。

故而老朱对于手底下的这帮大臣们如此废物的表现,极为不满。

谁敢贪污就直接宰了,顺便提拔新人上来。

他总觉得只要大明官员更新迭代的快一些,就能完全的消灭大元遗留下来的坏风气。

留下一个清明的官场环境。

可是在洪武朝,官员们经常过的就是清明节。

既要又要的想法,自然是符合皇帝双标的屁股的。

王布犁按照传统,慢慢熟悉典史需要干的活。

整理了半天,王布犁发现这活真不轻松,直接拿捏全县。

像他以前在刑房的时候,几乎是民不举官不究的模式,报案的算不得多。

但是当了典史,就得管一个县的大小事务。

王布犁瞧着手底下的这点人,就控制一个县,不得不感慨一句。

办公人员相比于一个大县,实在是过少。

“王老弟,你身上的担子可比以往更重了。”

宋典史坐在一旁捏着自己的额头:

“升官是好事,可咱也要去句容县承担更大的担子了,现在想想,还是如履薄冰啊!”

“嗨,咱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放手干呗。

你有圣旨,你怕啥,只要不违反大明律就行。”

王布犁把名册扔在桌子上,双脚搭在桌子上。

宋典史闻言嘿嘿一笑,咱这运气可太好了。

他昨天就开始收拾东西腾地方了,今天就回家去。

明天就带着老婆孩子一同去句容县上任。

蒋环则是把王布犁午睡的东西放进了一个宽敞的大房。

就再也不是什么小隔间了。

待到宋典史走后,王布犁便把两侧的捕快、壮班以及狱卒的人叫过来例行训话。

总之就是好好干,我亏待不了伱们。

牢头田留根解散之后,连忙紧来叙话。

以前就知道王布犁有本事,时常请他帮忙,未曾想本事竟然通了天。

现在巴结他也不算晚。

“田头,我对你只有一个要求。”

“哎呦,可当不得四爷说头,叫小的全名就行,有话您开口。”

“留根啊,狱卒这几年也没少捞钱,我也不反对你们在狱中收高价给他们办事。

但是可不要什么人都死命的敲,收敛一些。”

王布犁提了一嘴。

田留根有些傻眼,因为按照惯例,有些孝敬是要给典史的。

现在典史这么说,他还给不给啊?

这件事宋典史没搭腔,显然是让他自己去说。

“四爷,实不相瞒。”田留根靠近弓着身子道:

“这钱也有您一份,您拿大头,我们就是一帮跑腿的,能赚什么钱。”

王布犁颔首,拍了拍田留根的肩膀:“此事容我想一想做个规划,总之就是收敛一些。

我自然不会因为自己发达了,就断了兄弟们的财路,我新官上任,底下的兄弟们也先配合一二,兄弟们可以打听打听,我是那种亏待自己人的人吗?”

“明白,明白。”

田留根心里有底了,至少王布犁的话,让他安心许多。

狱卒哪有钱拿啊?

还不是靠着从犯人那里敲骨吸髓养活一家老小!

田留根便美滋滋的出去了,紧接着是捕头以及壮班头分别看谈话,都是一样的。

猫有猫道,鼠有鼠道。

他们都有各种搞点钱的手段,同样也会孝敬典史。

至于知县什么的,大家都不会用他来当靠山。

吴卫自己都戴着镣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替了。

更重要的是知县可是流官!

典史等人一般都是在本地厮混的,更何况王布犁家里就是应天府本地人,如今他还是天子的女婿。

大家都清楚得把王布犁拉上贼船当新靠山,那才叫安全。

相比于在刑房当中,王布犁手底下就那几个人,抬头不见低头见,随便管管就行了。

可是目前不算八个巡检司的手下,他麾下就要超过百人了。

连刽子手都给王布犁管理。

相比于宋典史的粗犷管理,王布犁还是希望能够定下一些规矩,没规矩如何办事?

至少要维持表面上的公平。

他拿起毛笔,先给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