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132看见崇祯的操作,朱元璋的血(1 / 4)

经过这快十年的当皇帝经验,朱元璋对于底下的臣子早就打上了标签:那就是这帮官吏确实不行。

他们从来跟咱都不是一条心。

这些狗东西天天都想要恢复大元时期的官场潜规则,我当了官之后可以随便贪污,肆意享受,压榨百姓。

这些官员处理政务的时候私心总是胜过公心,变着法子的贪赃枉法,一肚子坏水的官太多了。

朕现在只不过是打打他们的板子,没要他们死全家,就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朱元璋认为这帮官员受到前朝恶症的污染过于严重,他必须要时不时的清洗一批。

咱身为皇帝都带头不享受,而是每日辛劳的处理朝政,他们这帮当臣子的怎么就没有一个像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呢?

哪怕是找出来一个有诸葛亮十分之一的,朱元璋也是极为欣慰的。

可惜,让他失望了,全然没有这种人。

朱元璋发现官员有贪赃枉法的苗头,他就杀一批。

大抵是前一批被杀的尸体血迹还没有被清理干净,后一批死刑犯又被送到了刑场。

朱元璋决不允许底下的官员被前朝污染的太重,导致他朱家的统治崩坏。

作为一个底层流民,朱元璋可太清楚元朝官吏,是如何把大批百姓给逼上造反的道路的。

这一点他是要严防死守的。

待到廷仗打完后,殿外的言官们屁股都肿了。

更有甚者属实是屁股开,短时间内上不了朝。

朱元璋顺手就按照名单,给他们扣俸禄。

一天天拿着朕的钱不知道干正事,就晓得盯着朕家里的私事。

没有人知道赐婚王布犁背后的秘密。

甚至连王布犁本人都猜不透!

朱元璋要推动一件事,谁敢拦路,谁就是他的敌人。

更不用说这么多年,周遭人的吹捧,让朱元璋也相信了他能从一个流浪汉走到今天这步,乃是天命所归!

再加上他真的能进入仙境窥探大明的未来,越发加重了朱元璋这一内心想法。

朕想要办的事,那一定就要办到喽。

在仙境朱元璋看到大明亡于同他一般的人,

朱元璋内心对于这些官员更加的警惕,尤其是堂堂丞相都不带头执行他的简朴生活,反倒奢靡无度。

他都不敢想在远离京师的那些地方,官员是如何鱼肉百姓的?

朱元璋这些年对于官员的狠辣程度,同时也让许多官员在战战兢兢当中渡过。

同样也有读书人不肯入朝为官,甚至不惜自残,剁掉自己的左手大拇指。

夏伯启叔侄两个就是这样操作的。

被老朱得知后,气得大怒,立即差检校把他们二人押进京师。

待到朱元璋亲自审理后,交付刑部立即把此二人枭首示众,然后把他家里女眷充入青楼,男子贬为奴仆。

朕差人去请你当官,你敢不当?

真以为你配得上诸葛亮的才能,让咱对伱三请啊?

就算是咱当了皇帝,那也不过是按照流程推辞了三次,你们怎么敢的?

在处理完了上书反对王布犁婚事的言官御史们后,朱元璋只觉得神清气爽。

胡惟庸更加明白了。

皇帝对于他这个新女婿王布犁的重视程度。

否则也不会发了大脾气,直接痛打这帮言官,一点面子都不给他们留。

脱了裤子,亮出屁股在大庭广众之下打板子的。

直接叫你们这帮读书人颜面扫地。

看样子今后陛下要重点安排王布犁查案子了,一定会把那些宵小之徒,特别是贪官污吏给揪出来。

胡惟庸是这样想的。

老朱这番做派就是为了维护他自身的统治。

一下子周遭就清净了许多,无论是板子声,还是官员的呻吟声,都消失了。

宦官们干活都努力的让自己不发出一点声音来。

朱元璋捏着额头在御座上休息,他方才处理的奏章很疲惫,连太子都退出去了。

然后朱元璋就发现他又来感觉了。

这一次没有任何预兆。

大抵是王布犁提早睡着了,还没到吃完饭过后。

朱元璋开口吩咐所有人出去,不得打扰。

他再次进入仙境当中,看见了那个上吊的那个大明末代皇帝,自己的子孙。

相比于自杀时的模样,此时崇祯却是异常的年轻,看起来野心勃勃,一副想要干出一番大事来的。

朱元璋瞧着崇祯桌子上的奏章,并不比自己少,而且也没有什么偷懒行为。

他一直都在认真批阅奏章。

对于崇祯勤政这一点,朱元璋还是相当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