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涿郡风云,三英初聚(1 / 2)

生死在乎一念之间,邓茂发挥出自身十二分的本事来劝说这些黄巾。

战事稍微停歇片刻,官兵们也没有闲着,不断锁定黄巾中捣乱的豪强们,给邓茂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很快局势便稳定下来,赵羽成功以五千官兵,收服三万黄巾,且损伤不到百人。

是的,数十万黄巾仅剩下三万人,至于其他人早就趁着大火不知道逃到什么地方去了。

看着数量稀少的黄巾,赵羽心中略微有些不满。

虽说能留在这里的都是能征善战之士,但人数太少了。

若是不知道往后数年乃至数十年天灾人祸不断,这三万人全部充入军中,也算是一股庞大的势力了。

但是赵羽想要的并不是将这些人全部变成兵卒,他想要是更多的人口,让他们去屯田,在大汉彻底乱起来之前,尽可能多的囤积粮食。

好作为自己以后起事的根基。

以此为目标,别说三万人,就算是三十万人也不是很多。

辽东属国地广人稀,很多空闲的地方等着这些人去开垦,只要赵羽能弄到人口,公孙瓒都会想办法将这些人给安顿下来。

看到赵羽面色有些难看,邓茂的心都提了起来,生怕赵羽一个不

高兴将自己给砍了。

“都尉,我所应承之事已经完成,是否能饶我一命?”

邓茂小心翼翼的问道。

若说以前是被赵羽威名所震,那他现在是真怕了赵羽了,神出鬼没,无处不在。

若是赵羽食言而肥,邓茂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闭上眼睛引颈受戮。

“我既然答应会饶你一命,自然是会放你一马,但你毕竟是黄巾渠帅,朝廷要犯,想要活命的话,必须要听我的安排。”

赵羽还指望邓茂能给他弄来更多的黄巾军,而且今天在场的人基本上都已经被拿下了。

邓茂若是真心投靠,那取范阳岂不是易如反掌。

无论从什么地方看,邓茂都还有用处,至少不能现在就死了。

“还请您指示,一切都听您安排。”

邓茂听到能活命,悬着的心终于能够放下来。

“此事暂且不急,我还需你做一件事情。”

“可是获得程志远信任,拿下范阳城?”

“非也,范阳虽雄,但不过是一座孤城而已,如今涿郡之乱才是关键,我需你召回涿郡黄巾,平定涿郡之乱。”

赵羽知道那些黄巾逃走以后,必然是会去找大部队。

而现在离得最近的就是涿郡黄巾。

本来涿

郡战争就比较激烈,若是再让这些人掺和进去,怕是用不了多久涿郡就要被攻破了。

一旦涿郡失守,冀州黄巾与幽州黄巾连成一片,届时可就不好对付了。

冀州那边张牛角,张燕、张白骑、雷公、飞燕、杨凤、于毒、李大目……除却张角三兄弟以外,有名的黄巾渠帅多达数十人,黑山军更是拥兵百万。

而且冀州黄巾渠帅,大多都受到张角的指导,于兵法一道可不是幽州黄巾这几个废物能比的。

一旦其进入幽州,仅凭自己麾下这五千人,怕是连一点水花都泛不起。

即便公孙瓒将辽东属国所有兵力都汇集起来,也无济于事。

所以涿郡不容有失。

“涿郡!此事易也!如今涿郡的三方小渠帅,都是我义子,只需修书一封,便可让他们举兵来投。”

提起涿郡黄巾,邓茂显得信心十足。

这些人可都是他提拔起来的,领头之人皆被他收为义子。

大汉以孝治国,虽然黄巾造反起家,但大家内心还是遵从孝道。

想来那些人都不敢无视自己的话。

“那就交给你了,我要看到一个完整的涿郡。”

……

于此同时。

涿郡,涿县。

一张皇榜张贴在城

门口,引得无数人瞩目。

“这上面写的什么?难道是朝廷派遣大军来解救我等了?”

不少人围在皇榜周围抓耳挠腮,等着一旁的书生解读。

“非也!乃是朝廷下令允许地方招募乡勇,义兵,自发抵抗黄巾贼寇,只要是愿意为国除贼者,待贼寇平定皆可获得朝廷封赏。

而且不限人数,只要你能拉的起队伍,招募多少都是合法的,受到朝廷认可的。”

书生一边念着,一边抚手叫好。

“这是真的吗?我等草民也可随意招募乡勇,成为一名将军?”

不少百姓对此很意外,没想到还能在自己活着的时候,过一把将军的瘾。

“自然是真的,上面不仅有朝廷的大印,还有皇室宗正刘君郎的私印,乃是受到朝廷和皇室双层认可的,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