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我就斤斤计较了(1 / 2)

大坪村的春耕忙活有了大方向。

还有外面几个村,秦川给他们投资了一万块。

张春给领头人汇报清楚。

红山凹的两孔砖窑点火了,本来就有底子,他们村里人组织起来,用一个多月时间收拾,三月八号点火烧砖。

第一批砖烧出来,拉到大坪村盖砖瓦房。

文崖村的鸡圈在三月开始打土墙,养一万只下蛋鸡,养的好,资金能跟上,再往大扩规模。

丁庄村的村长跑北区牧场赶回来三百多头滩羊,走了三天,半路死掉了二十几只。

前几天才跑来给大坪人说事,说建了几个大羊圈,一万块花光了。

一场冬雪消融,三月开始,丁庄的荒滩草山轻松养活几百只羊。

李光灿收羊羔子,没必要十几个村子转,去丁庄一趟就行了。

高崖村的缓坡地,沙地,除了种够两年吃的口粮,听了大坪人秦川的安排,所有土地都种棉花。

这个事儿秦川要提一嘴:“春叔,给高崖人提个醒,棉花种子我拉给他们,别四处胡乱搜集别人家留的棉花种,这事儿可不敢开玩笑。”

秦支书赶紧在本子上记,种棉花还有一个月时间,小川能搞来优良种子最好。

上河村的村长也拿走了一万块,他们村种洋芋,秦川拉到铜城粉条厂,算下来比种小麦种苞谷效益好。

小水村大面积种番茄,番茄厂赶六月建起。

要跑兰城拉机械,这是后面的安排。

秦川看一眼三叔的记载,夸一句:“不错不错,记得真好。”

各村放出去的一万块钱都有眉目,都有条有理。

张春抱怨一句:“他们肯定还来跟你要钱,你都不去看一眼。”

秦川乐呵:“非要我去看啊,砖瓦厂、养鸡场、棉花基地,番茄酱基地,羊羔肉基地,哪样产业都要钱,前半年花钱,后半年见收益,农村产业就是这样,三叔你愁什么。”

“钱都是你出,我就觉得哪里不对劲。”

张春的意思,小川你搞平安贸易挣钱能挣多少,这摊子铺的也太大了吧?

从罗家湾引黄渠水,六十多里铁管子架过来,初步预算要两百多万。

张春满脸惊疑,你掏出来两百多万我看看?

小川一天到晚抱着娃当奶爸,谁能看出来是能掏出来两百万搞农村基建的人。

引黄渠水这事儿,秦川心里有一个纠结。

二十年后,往土高乡大坪村一带铺六十里管子引过来黄渠水,上面说花掉了两千多万还不够。

这笔钱即便花掉了,大坪村浇黄渠水也要看水利所脸色,浇水有一次没一次,跟乡里干部搞的意意思思。

秦川就想知道,从罗家湾铺管子到大坪村,钱怎么就花掉的两千多万?

二十年后的两千多万铺水管子,是现在的两百万。

秦川就想看看,用两百万修这道管子,是不是真不够。

这事儿在他心里憋着一股气。

就等陆市长的批复文件。

人家答应三月份一定批下来。

这个事儿,秦支书在规划本上着重记下来。

“小川,三月份先修建村里小学,砖瓦房玻璃窗,这事儿顺嘴给你说,我们看着建,你不用管。”

这事儿秦川还要管一脚。

“春叔,不但要有小学的教室,还要有初中的教室,咱村里孩子上学,上初中没必要跑乡上住校,没必要跑县城交借读费。

咱大坪村孩子上小学上初中就在咱们村,不住校,不吃大锅饭,不受外村混混欺凌,上初中了还在自己家,还在父母身边,平安幸福。”

张春和秦建文相互看,脸上一抹笑。

小川为自己三个娃考虑,也为秦建文的孩子考虑,更为大坪村娃们考虑。

“三叔,春叔,你俩要考虑到三年五年后,咱村里是特色村,要有自己的学校,咱村里孩子不受外村孩子欺负。”

秦川着重说这一点,不知道两个叔理解不理解。

表妹白方芸受的欺凌,让秦川心里揪得一紧又一紧。

村里的学校建设千万不能马虎,秦支书在本子上刷刷记。

“小川,学校的事,我和你春叔会安排好,你都不用操心。”

三叔的意思你好好看你娃,村里的事情,你大方向安排好,其他事儿你再不要管。

周圆圆在厨房里喊:“小川,叫三叔春叔吃饭啦。”

坐在灶房里饭桌上,张春忽然想起来这事儿的语气:“你大舅二舅昨天来村里,说找你借一千块钱,我说你俩给小川打电话,他要同意给你借,钱在我这儿先拿上。”

秦川抬头瞪眼看在张春脸上:“春叔你借了?”

“没有!他不给你打电话,他说等你回村里再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