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搞一辆货车不是不可能(1 / 2)

一楼住宅,临街墙开了门窗,当商铺经营,在景宁县是今年才出现的情况。

九十年代,满大街都是一楼住房改成的临街商铺。

赶上九十年代大拆大建,这种房子是按商铺补偿还是按住宅补偿,是个争论不休的大麻烦。

这种房子的拆迁麻烦,不影响秦川现在租下来当菜铺子。

用钥匙开了锁,两扇门推开,身后跟着媳妇儿,亲妹,二姑一起进去。

玲儿最高兴。

“哥!摆菜的架子都放好了,哥你收拾这间屋你都不告诉我。”

不是秦川收拾的。

陈文明早几天就想好了给秦川租铺子,提前做了准备,让他手底下人做了两排货架。

租金蹭蹭就上去了。

周园园直直进里面,看做饭的厨房,水龙头拧开哗哗哗流一池子,嘴咧开笑得最开心:“川,你看呀,真方便!”

在窑洞院里生活,从窖里吊水,再提进屋倒进水缸,太吃力了。

男人离开了十天,周园园吊水吊害怕了。

玲儿找上厕所的地方,秦川指给她看,上完了水冲掉。

乡下姑娘脑袋摇成拨浪鼓,不习惯,上不出来。

棉纺厂小区里面有公共卫生间,当哥的带她过去。

“我跟你说玲儿,在这个屋子生活,必须学会水冲卫生间,必须习惯,要不然憋死你。”

这都不是啥大问题,过几天就适应了。

一间卧室一张床,只能睡两个人。

本来还有一间小卧室睡人,跟客厅打通了,摆了货架,放一张床再放不下。

陈文明只想到了小两口守店,秦川有个亲妹这一茬他忘了。

秦二妹专门来看侄儿的菜摊生意,没想到摊子是一套城里人住的楼房,嘴里啧啧不已:“川,这就不用站外面了?”

周园园笑着解释:“姑,从今儿开始我们有菜铺子了,不用站外面晒太阳。”

当姑的一路上在想这件事,在城里卖菜,不是干投机倒把的事吗,怎么还能分一间铺子?

看样子政策真是一年比一年开放。

“玲儿,小川,你俩现在是城里人了,你姑父肯定不相信,你姑父还堵着我不让我来看你们。”

秦川能想到,在姑父眼里,穷亲戚越帮越穷。

几个人一起忙起来。

架子台面擦一遍,地扫干净,等保中和四叔拉三车菜,他们来就到十点了。

秦川要带二姑去大商店,给她试新衣服。

“二姑,跟我走,去大商店。”

进县城,秦二妹手脚拘谨,不想跟着川子去大商店,嘴上推辞:“川,我就不去了,我帮园园帮玲儿打下手。”

“二姑,你不跟着我,给你怎么试衣服?走啦,再晚我李艳姐走了。”

周园园直起腰,放下笤帚,给玲儿安顿:“你和姑忙,我跟你哥去大商店给姑买新衣服。”

玲儿嘴上答应:“好,你们去吧,我和二姑忙。”

小两口从铺子里出来,秦川斜嘴笑周园园:“听见我找李艳姐,你非要跟我一块去?”

周园园眼睛看别处,嘴上不承认:“才不是,我有那么小心眼?姑不想去,是不想让咱给她花钱,你领着她,她看这个看那个都嫌贵,咱直接买上拿过来,姑穿着不合适再去换。”

媳妇说的有道理。

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走到半路,周园园小声问心里一直想的一件事。

“川,屋里只有一张床,是咱俩睡还是我和玲儿睡?”

“媳妇,听你的,你想和我睡就和我睡,想和玲儿睡就和玲儿睡。”

“我当然想和你睡,哪有当你媳妇了,和小姑子睡的道理。”

问题就在这儿,小两口睡那张床,玲儿怎么归结?

让她跟大头四叔回村里,玲儿一个人睡自家窑洞,还是在春叔家借宿,秦川觉得都不行。

可晚上安顿三个人太不方便了。

“川,我想好了,到下午菜卖完,你带我回村里,咱住咱的窑洞屋,明天一早再返回铺子,这样最好。”

秦川一口答应:“都听你的,你说怎样就怎样。”

小媳妇心里美滋滋。

估计男人没有深刻理解自己的意思。

这些天,她已经习惯了在窑洞炕上跟男人贴着紧着。

再换一个地方,她不习惯,不适应,心里知道那种身心瘫软的美妙感觉。

这才是她想回去的根本原因。

“川,不知道玲儿一个人敢不敢睡在铺子里。”

“就是,她要不敢睡,就得把她也带回去。”

租这处铺子的目的,是不让蔬菜晒在太阳底下,也不让卖菜人晒在太阳底下。

菜卖完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