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古怪的圣旨(1 / 2)

王大福连夜回到济南府。

他向张月如说了潘小安的意思。

张月如拿出了在大树窝时的勇气。“大福,你去做准备吧。我们很快就能收拾好。”

张月如叫过二嫚,“二嫚,我们要走了。你跟不跟我们一起走?”

“夫人,我肯定要跟你一起走。潘富他们呢?也一起走吗?”

张月如摇摇头,“他们不走。这些人,老爷已经安排好了他们的归宿。会有人保护他们。”

“那我也跟着夫人走。这是我和大嫚姐一早就说好的。”

王乙己在八月初就接到了圣旨。这期间,潘小安并没有给他书信来往。

潘小安知道,王乙己鬼的很。他早就给自己铺设了很多条后路。

再有就是,王乙己正经科举出身。他是天子门生,同年,师友众多,没人能动的了他。

王乙己一接到这个圣旨,就明白了其中的关键问题。

他确实是个聪明的家伙,什么话也没说,就痛快的把东夷府让了出去。

来东夷府接任的新知府是刘良臣。他是刘安妃的哥哥。这人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

“王大人,东夷府被你治理的可真不错。”

刘良臣长的很像刘安妃。四十岁的年龄,看起来就像二十七八。

“不敢,刘大人廖赞。”王乙己故意装作不知道他的身份。

“王大人,你有何教我?”刘良臣表现的很谦虚。

但对于刘良臣的人品。王乙己早在汴梁时就有所耳闻。

外表锦绣,内里污浊。实在是个无能之辈。

“不敢。刘大人才高八斗,志向远大。必然能治理好这一府之地。”

说完话,王乙己便与刘良臣告辞。

老实说,王乙己心里是带着一点恨的。他觉得,皇帝陛下不应该这样对潘小安。

而对潘小安,王乙己是又尊重,又敬佩。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所以,潘小安必定要倒下。只是时间问题。

王乙己在此之前,已经做好了准备。这也是他征得潘小安同意后做的。

他还记得潘小安离开东夷府时,两人的对话。

“大人升为安抚使,此去必将鹏程万里,飞黄腾达。”

“王大人,借你吉言。等我离开东夷府之后,这里的一切,都将与我无关。

你尽可能的去结交你的同年,在朝堂中找到靠山。”

王乙己没想到潘小安会那样说话。

“大人,下官可是你一手提拔的,怎可另投他人?”

“王大人,万万不可乱说。我们都是大宋朝廷的人,都要效忠皇帝。”

果然,从那次之后,潘小安没有给王乙己写过一次私信。

所有公文往来,都是用的安抚使司的名义。

“老爷,是不是潘大人出了什么事?”王乙己的夫人,也是聪明人。

“夫人,莫要多想。只是正常的升迁调动而已。”

潘小安是在八月中接到的圣旨。

那一天,正是中秋节。

前来下旨的太监不是李延,是梁成基。这是梁师成最信赖的手下。

这梁成基虽然是个太监,但却长的相貌堂堂,英气勃勃。

只是他的一双眼睛,不经意间会泛起狠厉的光。

“潘小安接旨”梁成基阴阳怪气。他连潘小安的官职都懒得叫。

潘小安却不跪下。他看着梁成基,“你是何人?”

王大福连夜回到济南府。

他向张月如说了潘小安的意思。

张月如拿出了在大树窝时的勇气。“大福,你去做准备吧。我们很快就能收拾好。”

张月如叫过二嫚,“二嫚,我们要走了。你跟不跟我们一起走?”

“夫人,我肯定要跟你一起走。潘富他们呢?也一起走吗?”

张月如摇摇头,“他们不走。这些人,老爷已经安排好了他们的归宿。会有人保护他们。”

“那我也跟着夫人走。这是我和大嫚姐一早就说好的。”

王乙己在八月初就接到了圣旨。这期间,潘小安并没有给他书信来往。

潘小安知道,王乙己鬼的很。他早就给自己铺设了很多条后路。

再有就是,王乙己正经科举出身。他是天子门生,同年,师友众多,没人能动的了他。

王乙己一接到这个圣旨,就明白了其中的关键问题。

他确实是个聪明的家伙,什么话也没说,就痛快的把东夷府让了出去。

来东夷府接任的新知府是刘良臣。他是刘安妃的哥哥。这人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

“王大人,东夷府被你治理的可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