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悲欢不同(1 / 2)

潘小安被封为朝散大夫,白虎游击将军,按例去皇宫拜谢。

李太监出宫回话:“白虎将军请回吧。官家让你仔细办差就可以了。”

徽宗皇帝不是不想见潘小安,只是现在不能见。

他要冷处理使团出使辽国这件事。

因为他从本心上,根本就不想和辽国再有交往。

潘小安作为出使辽国的生辰使,在朝堂之上,连一点波澜都没有。

就是给他的印绶和节旄都相当敷衍:

乌龟铜印黑丝带,九叠篆刻官名来。

一根旄节两米长,长绳拴挂红毛彩。

铜印上的曲折文字,潘小安也认不得。但这两面龙虎旗倒是威风八面。

一道贺表装在朱漆盒子里,九架马车拉着贺寿的礼物。

五架马车拉着使团的衣,食,住之物。

远远看去,倒也十分壮观。仔细看来,也没有多少东西。

除去车夫,还有二十名护卫。范归作为礼节官做了潘小安的副手。

范归身后还跟着五个人:

一老一小是范归的家仆。老的叫范守法,小的叫范遵礼。

一个是护卫队督头名叫廖百。

但潘小安觉得这人是因为名字才被选中的。

“廖百,辽败”古人也喜欢谐音梗。

一个是辽语翻译,名叫李莫白。

“李慕白”你是要演宝剑金钗,还是要演卧虎藏龙。

“李莫…”潘小安看着眼前这个长身玉立,有些沧桑的男子,“白”

李莫白看着一惊一乍的潘小安,心里在想,这生辰使莫不是有点毛病。

但潘小安却已经暗暗留意起他来。

还有一个文书叫蔡阳。擅长书写楷书,行书及辽文等多种字体。

再有就是本次的生辰使潘小安,以及张廷杰,王大福,陈修武,潘虎子等人。

皇宫内没有派人出来送行,连鸿胪寺也只派出了文书。

文书帮忙检查了一遍物品是否齐全之后,给了潘小安一本通关文牒。

“我家大人命我,恭祝生辰使一路顺风!”

潘小安还没来得及拱手道谢,人家已经傲娇的转身离去。

这想象中的步骤全都没有。

这还不如自己当白虎游击将军时,在鸿升客栈里的热闹。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进御街时,潘小安的车队已经启程。

走过樊楼时,彩衣扮成小厮叫住了潘小安。“大人”

她想上前来,却被廖百给拦住了。这廖百很称职。

“大人,我家姑娘有东西要给你。”

廖百回头看潘小安,见他点头。这才放彩衣上前。

“我家姑娘祝大人一路平安。”彩衣也给了潘小安一个包袱。

潘小安向楼上看去。半掩的窗户边没有李师师的影子。

但那箫鸣声里,又全都是她。

和潘小安出使辽国的冷清相比,凤凰郡可热闹大发了。

汴梁城的信使送来潘小安当了朝散大夫,白虎游击将军的消息。

还有对张月如八等安人的懿旨,及礼物赏赐。

王进和刘师爷摆下香案,他们跟在张月如身后接旨。

“滋有潘张氏月如,谨守纲常伦理,相夫教子,温柔贤惠,持家有方…

圣人特赐八等安人,赏食俸禄。”

张月如颤抖双手,接了圣旨。她心中的喜悦之情,已经无法言表。

她还以为自己会寡居终老,得一块贞洁牌坊。

万万没想到,竟然被赦封了安人,吃了俸禄。

她打赏了信使二十两银子,又命许胜带他下去好好的吃上一顿。

“王大哥,接下来我该怎么办?”

张月如拿着懿旨,不知道该如何办理。

王进对这些事情倒是门清。

“张安人,你先把圣人的懿旨供奉起来。再把礼物收了。”

张月如便带着王小颖前去查看礼物。

两匹红绿贡布,款式不新。五十两银子,倒是官锭。

再有就是一些针头线脑,不值钱的物品。但再不值钱,也是御用之物。

灵雨,燕飞她们都眼巴巴羡慕的很。

里面最为值钱的想来也就是这道懿旨,安人的凭证文书。

潘忠命人在县衙门前,燃放爆竹来庆祝。

懿旨宣读完的下午,就不停有凤凰郡的乡绅名流的夫人,前来祝贺。

王小颖跟在张月如身边,也感受到了莫大的荣耀。

她给那些员外夫人倒茶时,各个口称不敢。

看着她们半边屁股坐板凳的样子,王小颖就想笑。

曾几何时,她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