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1 / 1)

白如熙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藏剑弟子,和他手上的剑帖,无言以对。

你早说我也有份啊!

白如熙面色如常,礼貌地送走了藏剑弟子,思来想去还是忍不住打开两份剑帖查看,令他欣慰地是,藏剑给自己送的是观剑贴,而陆危楼那份是品剑帖。

换句话说,一个是邀请你来做普通参与者和普通观众的,而另一个是邀请你来争夺“御神”的。

西域那一趟还是没白跑,白如熙欣慰的想。

藏剑山庄虽然才成立不久,但是这势力已经颇具规模了,不说那座圈起了整片西湖的山庄,他才来了杭县多久,第二日这份剑帖就到了自己手上,白如熙摸了摸下巴,觉得虽然他记不太清详细内幕,但是这藏剑山庄的名剑大会水似乎是有那么点深,如果不是霸刀山庄的扬刀大会他没赶上第七届,第八届又没有名刀,他也不会选择来参加名剑大会,他的剑法也是登峰造极,但相较于刀法又逊了一分。

见招拆招吧,白如熙叹了口气,起身继续练剑去了。

这边,柳如是出来巡视,确定了做工的百姓们都干得热火朝天的,每日的食水工钱也没有被克扣,敲打了监工们几句,就又回了偃宣谷。

偃宣谷是个还未被开发的宝地,柳如是反正是打定主意,在太吾山外修建太吾城作为幌子,偃宣谷里只拣选信得过又资质出众的做弟子。

是的,白如熙身为太吾传人不得收徒,但是柳如是可以,这大概就是BUG吧。

正巧山南道遭灾,大批灾民流离失所,朝廷如今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与韦后一党斗的昏天黑地,又有边境异族起兵反唐,山南道赈灾一事就没被顾上。

柳如是也是拿白如熙没办法,出谷十二年,就在潞州城买了俩房子宅了十二年,你好歹是把基础打好了再咸鱼呀,没有太吾村自己建一个不行吗?有钱有粮还怕没人吗?

偃宣谷里的资源取之不尽,但一开始还能说是谷里历年的积攒,难道这个借口能用一辈子吗?隐元会还在悄默默的盯着呢。

柳如是:恨铁不成钢.JPG

柳如是直接找上了当地官府商量以粮换地,因为要换的都是山地,官府的人答应的很痛快,山脚下的居民也都给了一笔安家费迁走,如果有要做工的可以留下来做工,个别无赖被柳如是一根竹刺定在原地不吃不喝不动三天后也都识相的滚了。

有了柳如是的粮食,官府能开展赈灾,不用因此被弹劾丢了乌纱帽,柳如是有了地皮,能以此做基业,她亲自画了设计的图纸,又在太吾山下招揽流民做工,男人和壮妇去做力气活,柔弱些的女子和老人就做些煮饭洗衣的活计,每日不仅管饭,还日结工钱,又买了识字的仆从作为监工。

石料和木材背靠山脉,正好就地取材,流民们饭吃的饱,身上有力气,也感念柳如是的恩德,干起活来十分卖力不说,城池一建好,还有不少人寻监工打听能否在此落户的。

柳如是对此来者不拒,太吾城不能是一座空城,她优先选择了拖家带口的和某种技艺资质出众的留下,凡是叛逆唯我的又一概不要,很快,新建的太吾城就有了城民。

系统面板里,只有白如熙亲自邀请才能被算作太吾村人,参与太吾村建设,柳如是虽然和白如熙互为半身,这一点却没办法越俎代庖,因为一代只有一位太吾,先者濒死,方传后者。

而太吾所属村民无不对太吾忠心耿耿,即使远在千里,也会听从太吾号令。

这一条就保证了白如熙,或者说是太吾如熙权力的唯一性与至高性,柳如是对此倒是没啥想法,白如熙不就是她自己?但是她挑好的好苗子们没办法收纳进偃宣谷,至今所属势力依旧是太吾城而不是太吾村,没办法参与偃宣谷建设。

当柳如是在城民们期盼的目光中把太吾城三字刻在城门前时,练剑的白如熙似有所感,打开了自己的系统面板,调取到仓库那一栏后,赫然发现,心材一栏中悄无声息的出现了“太吾族谱”。

这是修建太吾氏祠堂必不可少的心材,也是解锁后期建筑的第一步,一般刚来到太吾村的时候就会由太吾村民们赠送。

白如熙懵逼,这玩意前几年都没出现,现在怎么出现了?柳如是找到太吾村了吗?可她不是买地搞基建去了吗?

白如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