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祖母知道了什么是人间(1 / 1)

等两人走远了一些,他才开口说:“你有没有想过,你帮她们一时,帮不了一世,你连她们为何落魄都没问。”

“一对寡老孤儿,连碗馄饨都吃不上,我于心不忍,只是两碗馄饨和一盒核桃酥。”林卿华从打定主意要帮她们一把,就一直思索着每一步该怎么做,才能真正帮她们而不是害她们,她知道人往往好心也能办出坏事。

她拜托她们帮自己买本镇最好的核桃酥,两碗馄饨作为答谢,核桃酥也送得应该不算过分吧,怎么在他眼中还是有不妥之处么?

“可她们的困难,不是两碗馄饨和一盒核桃酥可以解决的。”他知道林卿华已经足够善心,足够周到,可她久居深闺,还有许多不知情。

本不打算继续说,可林卿华却追问:“那我该怎么帮她们?是不是该问问她们有何难处?”

他摇头反问她:“你可看见她们身穿的衣裳?”

林卿华回忆着,发现了关键处:“婆婆穿得破旧,但那孩子身上虽也狼狈……初烟微笼月,玉绮似生香,他里面穿的是升州名锦“玉绮”,看针脚应该还是极精细的手工缝制,而且她们两人的手比一般的乞儿细腻得多,听言谈……像是读过书的,她们此前必是富庶人家!”

他终于微微点头,肯定她的话。

“升州……我记得哥哥跟我说过,两月前升州水患严重,朝廷拨银三千万赈灾,应当是足够安置百姓了,更何况她们本不穷苦,为何远赴千里,流落在越州百溪镇街头?”

“此间必有隐情,只是牵扯甚广,不宜贸然行事。”

林卿华心中遗憾:“还以为自己行侠仗义了……原来也没能帮到她们……”

“行侠仗义不是那么容易,多看看人间疾苦,才知道怎么救他们……”他把手放在她头顶的发上,很快又移开,似是喃喃地说着。

“我刚才给她们留了信,叫她们去找此地知府,这里的知府是去年刚上任的,之前任过青州知府,我到青州时见过他,他是个好官。”

林卿华才松了口气:“那就好。”随即又失笑:“话本中总说大侠们劫富济贫、惩恶扬善,我以为你们武林中人喜欢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原来还是会相信官府的。”

“话本自然是爱写孤世英雄,父母双亡、无亲无故,独自行走江湖,路见不平便拔刀相助,不顾法纪,心中自知善恶,这样才够强大,才够吸引人。可我们是人,我们也有未知全貌,善恶不分的时候,若是都交给手中这把剑,未免不够公道。官府有朝廷定的律法约束,让百姓见证依法处置罪恶的全过程,才能有公正和教化的作用。”他向林卿华解释得仔细。

“的确,世人总以为自己最公正,可古今有多少案子连三司会审都查不明白,若只凭自己的标准来判定善恶,冤死者必众多。可你能举起剑,也能放下剑,将善恶交予官府,交予朝廷,何尝不是个强者?”林卿华笑看着他,满眼是崇敬,但不疏远,也不屈膝,就如他常常望她的眼神,她欣赏他如他欣赏她。

“话本中的大侠从不孤身,他会遇见一位完美的女子,江湖相伴。”林卿华意味不明地纠正他。

“话本,只是话本。”他轻启唇,避开她的眼神,像是怕提醒自己想起什么。

“再逛两日,我们便启程继续走。”

……

皇太子听到这里,想起太傅说起过的皇太后的政绩之一。

“皇太后……当年还是卿后时,便劝谏先皇看重刑部律法……皇上登基后尚年幼,卿后即便眼疾未愈,也用了两年时间和刑部老臣共修法典,便是那部乾秋四年开始通用的《乾秋法典》,至今仍沿用着。正是这部法典,多少行恶之人也因有罪可罚而得到惩处,多少因律法不足枉受牢狱之灾的百姓得以沉冤。自大理寺往下,每位执法官员还要定期考核,皇太后绝不容忍滥官酷吏。太子殿下,您也要谨记律法的重要。”

皇太子感受到皇祖母怀里的温暖,想着,天下子民虽不像他那样能坐在她身边,可早就因她的明政驱散心中之寒了吧。他常听说父皇被称为明君,若他日后理政,也定会记住皇祖母的教诲,他也想做个为百姓着想的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