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1 / 2)

听了这话,陈长静不由得出了办公室看去。

这是供销社整改后的第一天营业,这大婶嚷嚷的这么大声,可别惹了什么麻烦才好。

刚走出去,就见在旁边的柜台边上,有两个人站在那。

陈长静这供销社布料店,也不光只是买布料,店里都会有专门的裁缝师傅。

不少人在这里买了布之后,再让这店里专门的裁缝师傅,给自己做成成衣。

这样一件新衣服的成本,会比直接买成衣便宜的多。

更有甚的,还会自己买白色的布去染色,自己做。这样的成本更低,更便宜。

在旁边的小柜台上,还有些编头发的小饰品。

哪个女孩不爱美呢?买了新布料,做了新衣服,自然就想再买个新头花。

此时,说话的两人,就在看那边的小饰品。

这个姑娘,看身段应该是年轻人,背对着陈长静看不到脸。

旁边的那个女人,陈长静倒是认识对方,是王婶,估计这次是带女孩来相看人家的。

陈长静笑着走上前说道:“原来是王婶,这是哪家的姑娘啊?没事,既然是看对象,就是要打扮一下,看好哪个头花,我这边给个成本价,谁让是王婶带来的呢!”

听了陈长静的话,王婶笑开了花,虽然不管头花卖多少钱,也不是她掏钱,亏也不会亏到她身上。

但人家陈长静的这供销社的领导,在整条大街上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她这么说,算是给足了她的面子了。

王婶得意的说道:“刘钰静,听到没,这位是这家丝绸店的老板陈长静,看看人家这话说的,多大气!”

这时候,那姑娘转过身,陈长静微微发愣,有些意外。

刚才听到王婶的话和看穿着,陈长静已经猜到,这个被王婶带着来买衣服的姑娘,应该是从农村来的。

身上穿着的碎花棉布袄,下身是灰扑扑的裤子,脚下是洗到发白的布鞋。

全身上下没有一处不打补丁的地方。

但从那洗的已经泛白的布料也能看得出,这身衣服应该是姑娘家里最拿得出手的衣服了。

这样一个农村姑娘,没想到竟然那么好看,皮肤白皙,细腻,—点也不像个干粗活的农村人。

而且脸盘子非常的漂亮,一双大眼睛很有神,看人的时候怯生生的。

如果说陆垂月是健康灵动的美,这姑娘就是含羞带怯的含蓄美。

陈长静忍不住说到:“这姑娘,真是漂亮啊!”

说完,陈长静笑着对她伸出了手:“王婶,谁家的小子这么有福气?她叫刘钰静,我叫陈长静,都是静字辈的,我们还真有缘,这头花,就算我送你的。”

刘钰静也没想到,供销社的领导,竟然是个看起来只有二十三四岁的年轻姑娘。

只是看到对方一身精致的旗袍和化了妆的脸庞,再看看自己,刘钰静不由得自惭形秽起来。

王婶看看她俩,笑着说:“确实有缘分,这刘钰静老家是咱们这乡下的。听说是认识了几年的笔友,他妈不放心,让我跟着一起相看相看。钰静,陈老板说送你一朵头花,你自己选一个吧,不用不好意思。”

然后又拉着陈长静的手说:“听说那家是住在南榆柳巷40号的大院里的刘老师。长静啊,你对着这片熟,那户人家怎么样啊?”

陈长静乐了,这不是巧了吗,正好是陆垂月住的大院。

她笑着说:“还真是凑巧,我一个要好的朋友,就住在这大院里。今天我陪你一起去?你们去他家聊聊,我呢,帮你们问问刘老师私下的人品。”

王婶一拍手:“这感情好啊,一起去啊。”

他们三个又聊了一会,陈长静就带着她们两个离开,向着南榆柳巷走去。

大院里,牛建和媳妇吴丽,也搀着刘母买菜回来。

不过,刚回到院子,吴丽没有打招呼,就回到自己家里。

牛建和看出自己媳妇神色有些不高兴,从看热闹的人群里退出来,去问到:“怎么了?”

吴丽有些生气的说到:“你也不看刘家的,都做的什么事,我都丢不起这人!”

牛建和纳闷,再丢人,也是刘母丢人,吴丽生哪门子气?

吴丽继续说到:“这毕竟是人家姑娘第一次上门,就没见到那么抠门的人家。还到处嚷嚷,说自己儿媳妇上门了,自己一定会拿捏住儿媳妇,还让我也学着点,到时候,给和平找媳妇的时候,也要学着点!”

想到下午在菜市场哪里收到的各种眼神,吴丽都想哭:“她走路都不利落,我又不能撇下她直接走,那些人看我的眼神都不变了,咱们和平找女朋友肯定要受到影响!”

牛建和连问怎么回事,吴丽继续说:“你是没看见!刘明成他妈,就买了半斤肉,一个白萝卜,准备包饺子,这也正常。剩下的,就是一条小鱼,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