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章(1 / 2)

元春也不愿意离开京城,京城是她的战场,家族培养了她这么多年,她不能像一个失败者一样逃离。

她勉强稳住心神,站了起来,“多谢姑妈好意,只是我若就这么走了,岂不是落实了那些人的话。”

王夫人看着元春,心如刀绞,她可怜的元春······

贾母叹了口气,看向贾敏,“好好的,你怎么要回南边去?墨哥儿怎么办?跟你们一起回去吗?”

贾敏已经知道答案了,既然王氏有自己的盘算,她也不多嘴了,“我来了也有些日子了,身子也好的差不多了,实在不放心老爷和青玉,想回去看看。墨儿依旧在国子监读书,横竖我们还是要回来的。”

只是再回来,她不会再住在贾家了。她已经让人收拾林家在京城的老宅了。来回几个月,回来应该就能直接入住了。

不过她目前不打算和贾母说这些。

“也好。只是玉儿体弱,这一来一回的,撑得住吗?不如让玉儿留下来吧!”贾母又道。

王夫人立马紧张起来,老太太还没死心吗?这是想近水楼台先得月吗?

贾敏才不肯,这辈子除了她和如海墨玉青玉,她不放心把黛玉交给任何人。“就是因为玉儿想她父亲了,我身子又好了,才想着回去看看的。”

贾母闻言有些惋惜,随后又想起一事来,当着王夫人和元春的面不好说,只能找机会再私下和贾敏说了。

王夫人打定主意,准备回王家去找王子腾。

元春回自己屋子舔舐伤口去了。

贾母让鸳鸯等人出去,和贾敏提了,“上次我和你说的事,你放在心上了吗?此次回扬州,正好和如海好好商量商量。不是我自夸,宝玉你也见着了,这相貌,这人品,这聪慧劲儿,像极了你父亲。又是姑表作亲,亲舅舅亲舅母是公公婆婆,疼爱还来不及呢。这不比去一个陌生人家伏低做小的好?”

“知道了,会说的。”贾敏假意敷衍道。

贾敏没想到自己都表现的这么明显了,贾母还视若无睹?怎么还想着这件事呢!她一千个一万个看不上宝玉,亲姑妈都如此了,更别说如海了。她不好说的太明显,总觉得如果把如海私下里对宝玉的评价告诉贾母的话,贾母会被气出个好歹。

看样子,此次回去,得将黛玉的亲事敲定了,免得老太太总惦记着。唉,也不知道如海找到合适的人选了没?自己总得见一面,亲眼看看,才能放心啊。唉,如果不是南边太乱,真想回去后就不回来了。可墨玉在国子监读书呢,也不能丢下儿子一人。

希望如海早日脱身,一家子团圆。

贾母看到贾敏眼神漂浮,便知道她根本没将自己的话放在心上,无奈的叹了口气,她知道,敏儿因着和王氏的嫌隙,看不上宝玉,可在贾母看来,这世上没有比宝玉更合适的人了。是,以林家的门楣,黛玉可以找到更好的亲事,可嫁入高门又如何,伺候公婆,照顾叔姑,照拂一大家子,哪有在亲舅舅家做媳妇自在。宝玉又是这么个人品,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希望如海能清明些,看得到这门亲事的好处,劝动敏儿,亲上加亲。

没几日,元春的亲事就定下了。忠义郡王托了南安郡王老太妃,上门提亲,聘贾家大小姐为侧妃。

众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

迎春第一时间就去了元春屋里。

来道贺的人络绎不绝,好容易瞅了个空隙,迎春才进去的。

“大姐姐。”

元春面色如常,并没有什么喜悦之情,看到迎春来了,起身相迎,“二妹妹来了,快坐吧。抱琴,我乏了,先歇歇,有什么要紧的事再来回我。”

抱琴应声出去了。

“大姐姐······”

元春抬手制止了迎春的话,“我知道二妹妹想说什么,这与我,其实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最好的结局,就是给人当妾吗?虽说是郡王侧妃,可那也是妾啊!迎春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

迎春眼中的痛心和惋惜元春看在眼里,忽然间,元春觉得有些悲凉,自己已经沦落到让隔房的庶妹可怜的地步了吗?

“好妹妹,自我来家,事务繁忙,一直没能有机会和你好好说说话。我要多谢你。”元春收起那些复杂情绪,脸上带着浅笑,轻声细语。

迎春摇摇头,“大姐姐,都是我该做,且,我做的并不好。”

“我知道,宝玉的性子从小如此,老太太又十分溺爱他,若没有你,只怕······只是宝玉的耳根子软,很多事让你受委屈了。”元春拉着迎春的手说道,“如今我才来家,又要离开,思来想去,还是只能将宝玉托付给你。好歹看着我的份上,多督促他些。”

“大姐姐,不是我有心推诿,只怕难。”迎春也不必细说,该懂的元春都懂。“其实从前,二太太是属意薛家妹妹的。只是······”

元春有些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