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姑嫂间(1 / 2)

等齐王妃跟着宫人进了大殿给窦妈请安,李秀宁转过身笑吟吟的对着郑观音,虽然笑容看起来温和可亲,但是怎么看着这笑容都有些不怀好意,颇有种黄鼠狼给鸡拜年的味道。

“阿姊有什么训示?”郑观音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倔强。

李秀宁咯咯的笑了,“你是太子妃,我哪里敢有什么训示,就是让你给毗沙门带句话,阿姊永远是阿姊。”

“请阿姊明示。”郑观音说道,原本平静的脸上,听到李建成的名字,闪过一丝异色。

李秀宁正色道,“明示什么,做阿姊的永远也不想弟弟们反目成仇,毗沙门写的《七步诗》我很满意,至少没有让人代笔,说明他明白了我的意思。”

“太子纯孝,为人忠厚,阿姊是知道了。”郑观音说道,嘴角微微扯了一扯,脸上的厌恶之色一闪而逝。

李秀宁直勾勾的盯着郑观音,那一丝微微的异样却是没有一点逃过李秀宁的眼睛。

什么情况?这不屑的表情是针对老娘么?不过话说回来了,这小娘皮不屑的表情都是这么好看,毗沙门除了有两个想踹自己一脚的弟弟,简直就是人生的巅峰。

“毗沙门是我看着长大的,品行如何,我自是知晓。”李秀宁说道,却看见郑观音的嘴角又不自主的抽动了一下。

来劲了是吧?老娘说一句话,你就表示不屑一下,老娘和你什么仇什么怨?

这门阀世家的嫡女就这么没教养?果然长得好看的姑娘,大多没脑子。

老娘是个例外,窦妈也是。

李秀宁默默的在心里给自己补了一句。

郑观音此时已经觉得难以说下去,只要李秀宁一提李建成,心里的厌恶感就不断的涌了上来,只要一想到李建成那副装出来忠厚纯善的样子,郑观音就难以自持的愤怒,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李秀宁,你教的好弟弟。

你可能还不知道你的死,就是你看着长大的弟弟一手造成的,忠厚纯善?你们李家男人就没有一个好东西。

承乾宫内多少的冤魂哭诉,可是谁又知道呢?

你知道为什么李建成喜欢和李元吉走的近么?

李建成宴饮虐杀婢女,却都算到李元吉的头上,李元吉什么品行,什么德行,世人皆知,这么好的挡箭牌,李建成才不舍得放手。

太子忠厚,齐王暴虐,可是人家齐王妃杨氏过得什么日子,我郑观音过得什么日子?杨氏在齐王处,半点委屈都不受,我郑观音每天提心吊胆,还有苦难言。

你李家除了藏污纳垢,还有什么能见得人的东西。

可笑,真的可笑。

太原王李承宗是怎么死的?为了迎娶我,让我身后的门阀世家支持他,他只能让李承宗早夭,如此才能在朝堂上获得对于李世民的绝对优势。

虎毒不食子,李建成为了皇位,什么做不出来?

郑观音觉得此时自己已经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对于李建成的怨恨和恐惧就像一条毒蛇一样慢慢的蚕食着她的心脏。

李秀宁看着脸色越来越难看的郑观音,一脸的茫然,刚刚不是还好好的,如今却是这般模样?

李秀宁虽然奇怪,但是也未曾多想,或许是自己让李建成抄录曹植《七步诗》一事惹恼了郑观音,这只不过是开胃前菜,主菜还没有上呢。

“我近日有感,作诗一首,送于毗沙门。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云可,摘绝抱蔓归。”李秀宁说道,“我可不想做摘瓜之人,叫他好自为之。”

这黄台之瓜的典故,本是唐高宗时期,朝政由皇后武则天代为处理,武则天废太子李忠立李弘做太子,后又把太子李弘毒死,立李贤为太子。李贤惶惶不可终日,忧思不已作《黄台瓜辞》。

李秀宁用在此处,却说的就是李建成你们几个不要闹的太离谱,惹恼了老娘,老娘不介意做一回摘瓜之人,把你们三兄弟统统干掉,就算是只剩下藤蔓,老娘伤心欲绝,也不会心慈手软。

这话里透露出来的另一层意思就是,摘一个瓜可以,但是两个就不行。

说者有心,听者也有意。

郑观音强忍着心中不适想到,李秀宁的意思难道是,为了大局,允许太子和齐王联手做掉秦王李世民?

她不是一向和秦王亲厚么?怎么这么快就要转性子?

就听李秀宁说道,“这诗你回去告诉毗沙门,对他说,阿姊做事一向果决,如今是快刀斩乱麻的局面,我和母后在人间不会久留,母后最是讲究嫡幼有序,切莫让我和母后失望。”

李秀宁是暗示要李建成和李元吉赶紧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