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九章 改革开始(2 / 3)

br> 王迎娣摇头晃脑的想了想,试探性的说,“最近开了三中全会的事?”

“对!就是这个事!”姜娟就说忘了什么。

这个月召开的三中全会提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这就是个人经济开始放开的征兆!

现在是先从农村开始改革,但是也有几个试办的经济特区开放,要做生意就是得抓住这个风口!

“嬢,爹的厂要想独立成他自己的还需要等一两年吧。”老大以为姜娟操心的是这件事。

他在钱先生那里得到这个消息的,当时钱先生就给他分析过,他爹的厂还得挂靠公有制最少一年。

自己在这个时候折腾的话,就是白费功夫!

“你爹的厂不急,你爹在哪都吃得开,而且先改革村里,你爹才是有的忙了。”

姜娟对贺国庆一点都不操心,他干倒爷可是从农村起家的,那是他老本行了!

“明天你去补习回来的时候,顺便请你红军叔回来吃顿饭。”

老大隐约察觉到姜娟是什么意思,但是他也没有当场问。

王迎娣是想明白姜娟是什么意思,站在风口上猪都

能吹上天的时代即将到来了。

第二天老大回来的时候,顺便把熊红军也给带回来了。

熊红军如今靠着贺国庆给他做的两条腿,再配上不变的高帮鞋,谁也没发现他缺了两条腿!

任谁都把他当正常人交流的感觉,让熊红军打从心底里感觉到舒服畅快!

“嫂子,你让老大叫我来是有什么事吗?”

熊红军在姜娟面前微微弯腰,敬重的意味不言而喻。

他对姜娟的感激只增不减,要是没有他们两口子,他熊红军到今天也就是个遭人白眼的残疾门房!

“红军,你姐最近还在干卖布料的事吗?”姜娟开门见山的问。

熊红军点点头,“是在卖,不过小地方也没有几个能像嫂子你似的有那么大的购买力。”

“我来申城之前她还跟我说让我看看发展的好不好,她到时候也来申城。”

姜娟当即摇头,“让你姐别来申城,她的生意该往羊城那边做,而且越快越好。”

熊红军半晌没接话,舔了舔嘴唇试探着问,“嫂子,是……传来什么信儿吗?”

熊红军也算知道老大如今是在谁跟前学着做事,消息来源跟他们就不一样。

“个人经济要开放了。”姜娟把话摊开说,熊红军立马就懂了!

“我姐她可以正大光明做生意了!”

“是啊,不过目前也就几个城市试点,羊城就是个好去处,你姐要是有这个魄力,那她就去抢占先机。”

姜娟是把熊红军姐弟当自己人才提点的,“要是不想去羊城,也能选别的去处,让老大跟你说说也行。”

姜娟向老大招手,老大跟熊红军对坐,他不开口的时候就是个沉默寡言的小子。

一开口从钱先生那里学到的谈吐立马就不一样了,而且他也理解到姜娟是什么意思

,说话带着一种他自己都不自知的技巧。

“……要是芳姨想干,等红军叔你的信寄到家,消息也差不多后脚要到那边去了。”

熊红军当机立断,立马拍板,“我这就回去跟我姐写信,她等这个机会等了很久了!”

姜娟还想把他叫住吃了饭再走,却不想抬个手的功夫,人影都没见着了。

“跑的真快。”

姜娟拍了拍老大的肩膀,“大儿子,你现在的口才真厉害。”

老大抿嘴浅笑了一下,姜娟也不忘提醒他,“记得给你爹也写信过去。”

老大点点头,现在就回去把信纸拿出来备着,等吃完饭再写。

王迎娣向姜娟看过去,“妈妈,那是不是说到时候各方面的政策都会放松,二哥他们来申城上学就更容易些?”

姜娟揉了揉王迎娣的小脸,“对呀!闺女真聪明!”

个人经济开放后,人口流动就会大,但是想迁移过来也没有那么手续流程要走了。

姜娟在学校收到贺国庆的回信,他这个学期就不再来申城,等着他们母子三人回家。

改革加上年前,这个时间他都忙的脚不沾地。

姜娟看着他信里写来的内容,也足以窥探到他的忙碌,安长明这个苦力都没放过。

想着过年返乡的事,姜娟提前就把票定下,放假当天他们就坐上火车赶回去。

熊红军也跟着他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