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地方保护和汽车(2 / 2)

供了超过三百万楚元的免息贷款……而资金是有成本的,这长期的免息贷款,光是资金成本就得几十万,而松江府说给就给。

又帮忙联系松江乃至周边江南,浙北等地区企业进行配套,并帮忙配套企业进行进驻汽车产业园区,这里有又是一大笔巨大的开支。

还联系松江以及周边苏州,金陵等地区的高等院校招募人才等等。

配合雇佣,培训普通工人。

不算什么普通支持,光是真金白银,松江府就砸下去了上百万之多……这还是一开始呢。

后续汽车产业继续大爆发的竞争过程里,河口机械公司也少不了需要当地松江府乃至江南省的强力支持,估计还得再砸下去几百万楚元呢。

这种支持也不是说直接给钱,更多的还是以税收政策以及公务车采购为主。

随着河口机械公司旗下从事乘用车业务的全资子公司,即松河汽车公司正式投产后,松江府乃至江南省的多个高级官员,在非公开场合里就口头上要求省内各官府衙门,事业单位进行公务车辆采购的时候,优先考虑本地企业产品,扶持当地企业发展云云。

就差直接明确下发文件,要求各地方官府只能采购自家的松河汽车公司的产品,其他的一律都不准采购了。

在这个大背景下,除了少数高级官员采购乘坐的是金陵马车公司的权贵特供车外,其他官员座驾的采购上,一律都是采购松河汽车公司推出的轿车。

同时各地巡警,税警等需要使用汽车的衙门,也是采购松河汽车公司的产品。

这可以说是给了松河汽车公司前期极大的助力,至少不用担心汽车刚研发出来上市的时候,连局面都无法打开。

如此强力的支持,也是当初河口机械公司在经过全国考察,先后排除了汉天府,甚至应天府,杭州府,郑州府,长安府等城市的邀请,最终选择搬迁到松江府的缘故……无他,松江给的实在太多。

这是四大汽车公司直接搬迁总部的巨大代价!

而不谈总部,只是建设汽车工厂的话,那代价也是非常大的……因为四大汽车公司的工厂建设,要求都非常高,除了常规的政策扶持外,他们还要考虑当地消费市场,供应链,交通运输,当地营商情况等等,最后生产基地的落户基本也会选择能够覆盖大量周边的大型工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