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章 英格兰战争(2 / 4)

高长绒棉收购价格,输入大量的廉价土豆粮食,进而让当地掌控大量土地的贵族们,开始放弃种植粮食而是改为种植棉花。
大楚帝国对各种经济农作物的需求可是海量的,而很多经济农作物或畜牧业对地理环境以及气候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大楚帝国更倾向于在某一片地区里集中发展某种产业,或种植棉花,或养羊,或种植可可,咖啡,剑麻,烟草等等。
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地方的经济模式是非常单一的,并且经常会出现大量人口失业的情况。
因为很多经济农作物所能容纳的人口,是远不如普通的粮食种植的。
当然,造成当地出现大量的失业人口,这并不是大楚帝国方面的本意……毕竟楚国人只是为了来赚钱的,也不是单纯来干坏事的,不可能无缘无故只是为了让当地人失业而,没那必要。
实际上,帝国高层故意想要获得的效果,并不是当地土著失业,而是想要打造殖民地的单一经济体系,以在经济上把他们给彻底捆绑,并尽可能的掠夺更多的经济利益。
只是这种事,在一些羊毛产区里出现了羊吃人的附带效果而已。
而在英伦地区里,这一点体现的更加明显。
威尔士王国这边的贵族们,大量的把土地腾出来种植牧草养羊,进而导致了很多农民失去了生存的土地,这些失去土地的农民们也需要生存下去啊。
万幸的是,这个时候楚国人还在威尔士王国里大力发展矿产业,新型的矿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失业务农人口,这才没有让英伦地区里的出现彻底动荡的局面。
同时楚国人来到这里后,除了矿产业外,实际上还带来了其他的一些产业,比如铁路……修铁路可是需要很多工人的。
大楚帝国目前给藩属国领地最大的经济松绑政策有三大条:第一条,准许楚国人开办的矿务企业有限度使用矿务机械设备,第二条准许楚国人开办的农业公司、畜牧公司有限度使用畜牧业、农业机械设备;第三条就是准许楚国人在藩属国领地里投资建设铁路/码头并运营铁路、航运。
这三大藩属国领地经济松绑政策,其实都是为了楚国人自己服务,最终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上获得更多来自藩属国的廉价农矿原材料。
但是客观上,也给很多藩属国带来了新的经济发展机会……
楚国人来到开办矿务、农业、畜牧等类型的公司后,就算拿走了大头利益,但是多少还是会给当地留下一些残渣,此外还会提供大量的就业,而就业也能够带动服务行业以及其他行业的发展!
毕竟这些就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劳务出口,这些矿务,农场工人们,哪怕他们的身份可能是战俘奴隶,但是他们依旧能够帮土著国家里的劳务派遣公司赚取大量的楚元外汇。
这有了外汇,才能够购买更多的楚国工业商品啊,比如威尔士王国采购的大量武器装备,那可是要付出大量的楚元外汇的。
而铁路和航运就更不用说了,尽管当地土著无法从运输行业里直接获得什么收益,所有的铁路,航运公司都是楚国人独资的。
但是他们依旧能够享受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出行便利……他们也能够乘坐火车和轮船出行,也能够通过火车和轮船把货物外运进而获得更多的收益。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楚国人的到来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当地社会的文明演进,让很多藩属国地区也体会到了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生活便利……同时也带给了他们更先进的武器装备。
在楚国人崛起之前,这些欧洲人都还在使用火绳枪呢……楚国人崛起之后,受到楚国人的影响,这些欧洲人开始使用燧发枪了。
等到楚国人全面控制欧洲地区后,如今的欧洲地区里已经全面使用燧发枪,并且随着今年大楚帝国出台相关的政策,准许火帽击发枪以及一批性能更好的滑膛炮批量出口之后,他们的武器装备性能还能进一步提升。
而大楚帝国方面之所以批准了火帽击发枪的出口,主要是因为大楚帝国方面自身的武器装备,其实主要是外籍军团的武器装备迈入了新台阶,已经大规模装备从正规军退役下来的单发后装线膛步枪,也就是十八型步枪单发步枪。
而外籍军团之所以能够服役大量的十八型单发步枪,主要是因为正规军里已经大规模服役八毫米黑火药子弹的的连发步枪。
在二十四型八毫米连发步枪研发成功之后,加上军方强力推动小口径步枪,河北武器公司也被迫迅速更进,采用了八毫米黑火药子弹为基础,在二十五型步枪的基础上,用时半年搞出来了二十五型步枪的八毫米黑火药子弹版本,并迅速投产并服役。
这款二十五型步枪为基础的八毫米黑火药子弹版本,军方正式定型为二十六型步枪,和二十四型步枪一起作为军方的制式步枪。
具体采购和服役使用上,海军方面以及武装税警采购了二十四型步枪,近卫军和陆军方面则是采用了二十六型步枪。
不过实际使用当中,陆军和近卫军其实也采购了一部分二十四型步枪,主要用于近卫军舰队,陆军海战师,陆军山地丛林部队,两栖作战部队等。
因此,楚军实际上是同时使用两种制式步枪……不过问题也不大,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