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李氏制铁要融资(3 / 5)

内至少有五家造船厂能够造。

至于几百吨的护卫舰以及近海巡逻舰,内河炮舰,还有各种运输舰,医疗船等辅助军舰,能够建造这些战舰的造船厂就更多了。

而到了铁肋木壳船时代后,因为这种船型的建造技术和纯木战舰不一样,因此到目前来说只有松江海军造船厂能够大规模量产,而广州造船厂那边还在进行技术升级,虽然也能够承接订单,但是产量还不行。

所以……现在的松江海军造船厂澹定着呢。

但是,这种情况能维持多久也很难说,铁肋木壳船的建造技术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说难,是因为大量的熟铁零部件不好搞!

说不难,是因为这些零部件都是人家重型机械厂搞的,和造船厂其实没啥关系……造船厂干的其实就是个组装的活计。

这也是罗华造船厂盯上了铁肋木壳船的缘故!

都是组装的活而已,对面松江海军造船厂能够干的,他们罗华造船厂也能干啊。

什么,你说技术问题?

这个问题嘛,罗华造船厂的技术团队就是松江海军造船厂里跳槽出来的……这两家的技术同出一源,理论水平其实都差不多。

更多的问题倒是设备问题,毕竟加工安装大量的铁制零部件,和加工安装纯木零部件是不一样的。

但是设备这东西,有钱就能买到,哪怕是现在最顶级的大型机床设备,人家汉天机械公司都敞开了卖,好几万一台,明码标价,爱要不要……

此外人家罗华造船厂还琢磨着购入一批大马力的蒸汽机,用来驱动各种大型设备。

他们内部一琢磨后,觉得铁肋木壳船这事能干,投入虽然大了一些,但是搞出来后市场也大了。

最关键的是,造船业领头羊松江海军造船厂以及老二广州造船厂都搞铁肋木壳船了,他们罗华造船厂作为国内第四大造船厂,及时跟进新技术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下定了决心搞后,罗华造船厂一边投资进行技术设备升级,一边进行前期的市场推广,找南洋贸易公司等武装贸易公司推销铁肋木壳武装商船。

不过这还没推销成功呢,海军自己却是找上门来,人家一问罗华造船厂已经敲定下来搞铁肋木壳船,并且有了明确时间表,等到明年秋天就能完成技术设备的升级开始生产后,二话不说,直接就甩过来了两艘一等巡洋舰和六艘护卫舰的订单。

还表示你们先造着,造完了我这还有订单呢……甚至你们如果技术过关了,也有相应的大吨位干船坞的话,更大吨位的战列舰订单也是有的!

由此可见,海军那边对铁肋木壳船的渴望……

倒是国内第三大造船厂李氏制铁那边反应要稍微慢了一步,他们其实也注意到了造船业的变化,知道铁肋木壳船的出现。

他们也想要及时跟进……奈何前些时候他们投入了数十万资金用以收购芜湖机床公司,并在后续又持续投入巨资研发技术,改进生产线等等,这投入的资金虽然相当多一部分是抵押来的贷款,但是也暂用了他们自身大笔现金流。

而且贷款也是要还的!

在李氏制铁公司的机床业务在扭亏为盈之前,他们已经很难投入巨资第一时间就跟进铁肋造船技术了。

毕竟搞技术升级很花钱的……各种技术攻关和研发不却说,光是那些机械设备也不便宜啊。

汉天机械公司可黑心的很……高端的顶级大型机床都是好几万一台,便宜的也得上万,比那破蒸汽机还贵。

你一个大型造船厂要升级改造,少说也得搞个三五台顶级大型机床吧,这价格随随便便十万起!

如果要玩的顺流一些,还得搭配一些中小机床,再搭配蒸汽机等等。

最后光是设备采购费用就得十五万往上走!

再加上其他技术研发等费用,整套下来没二十万你都别想玩的顺畅。

目前现金流有些紧张,每个月都要还债的李氏制铁公司一时半会的,还真拿不出来二十万砸进去。

但是铁肋木壳船是未来的技术方向啊,你不搞也不行,用不了几年就要技术全面落后,到时候别说保住国内第三大造船厂的地位了,估计前五都保不住……

自身缺钱,但是技术升级改造也要花钱,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继续引入战略投资者筹集资金呗!

过去十几年来,李氏制铁为什么能够发展的这么迅速,同时为什么李氏家族的股份从之前的百分百,沦为现在的百分之十五都不到,就是因为李氏制铁曾经多次引入战略投资者,以解决资金问题啊!

李氏制铁要引入战略投资者,这个消息瞬间就引爆了大楚帝国内的工商界高层!
<